摘要:蝉鸣渐歇的时节,孩子们的暑期回忆里,除了冰爽的汽水与午后的蝉鸣,更藏着一份由年轻人带来的温暖——他们是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青年党员与入党申请人,是“爱心暑托班公益项目”的核心力量。这个夏天,这群一大青年用创意与热忱,将“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化作孩子能懂的语言、能
蝉鸣渐歇的时节,孩子们的暑期回忆里,除了冰爽的汽水与午后的蝉鸣,更藏着一份由年轻人带来的温暖——他们是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青年党员与入党申请人,是“爱心暑托班公益项目”的核心力量。这个夏天,这群一大青年用创意与热忱,将“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化作孩子能懂的语言、能玩的手工、能唱的歌谣,让红色教育住进童心,也让青春的担当在暑托班课堂上熠熠生辉。
青年将初心扛在肩上,融入课堂
今年六月,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公益课程配送的通知刚抵达中共一大纪念馆,馆内第三党支部的青年们便率先响应。短短两天,十位来自宣传教育部、信息管理部、周公馆管理部等核心业务部门的青年集结组成爱心暑托班青年公益团队。从接到通知到开发课程,他们反复打磨内容,只为给孩子们呈现一堂“难忘的红色课”。
七八月的暑托班课堂上,这十位讲师精心准备,在黄浦区的暑托班开展了二十一节课程。这里没有刻板的宣讲,只有让孩子们眼前一亮的沉浸式体验:
讲述革命历史时,他们展示珍贵影像资料。黑白画面中,革命先辈奔走的身影,引得孩子们屏息凝视。
讲解“爱国与奉献”主题时,他们不仅传递信念,更提问:“若是你,会如先辈般坚守吗?”瞬间,小脑袋便凑在一起热烈讨论。有人说:“我会守护小伙伴。”有人说:“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课堂中还藏着惊喜。孩子们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稚嫩的歌声里满是认真。动手制作红色主题手工时,有的描绘“飘扬的党旗”,有的拼贴“石库门特色房屋”,将对革命精神的敬意,融入指尖的创作。
不止于课堂:
青年用陪伴,将红色种子播撒童心
对一大青年而言,这二十一节课不仅是任务,更是以青春陪伴成长的旅程。当孩子们领悟“今日幸福源于先辈奋斗”,当“勇敢”与“担当”成为他们口中的话语,当主动向家长分享“红色故事”成为习惯——革命精神便如一颗种子,已在心田悄然萌发。
这个夏天,没有“躺平”的悠闲,唯有“成长不停步”的别样欢乐;没有孤单的独处,唯有红色文化与志愿爱心的温暖相遇。
这群一大青年用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能让红色历史焕发新生;公益的初心,能为孩子的夏日增添暖意。“我们想把‘党的诞生地’的故事,一直讲给孩子们听,用青春的声音,陪伴他们成长。”这是一大青年的约定,亦是他们最动人的初心。
本次音乐党课,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载体,将爱党爱国情怀融入激昂的旋律之中。孩子们在学唱中感悟历史,在歌声里汲取力量。作为一名去暑托班上课的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寓教于乐的意义,也为能贡献一份青春力量而感到自豪。
——宣传教育部 汤文琼
能为孩子们呈现一堂“宣誓”微电影党课,我倍感振奋。课堂上,先进党员的英雄事迹让他们对入党和誓词有了具象化的认知。他们从影片中领悟到誓言的力量,感悟到信仰的传承。我将继续探索党史教育的新模式,将严肃厚重的党史鲜活地呈现给学生。
——信息管理部 于美美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版权说明:
中共一大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图文作品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他纸媒、网站、客户端、微信平台等媒体或个人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中共一大纪念馆”。谢谢合作!
来源:中共一大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