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别再演了!掏空粉丝钱包的网红,这次真凉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6 04:34 1

摘要:我到现在都记得315晚会曝光小杨哥家那碗梅菜扣肉的瞬间,全国人民的晚饭估计都吃不香了。

我到现在都记得315晚会曝光小杨哥家那碗梅菜扣肉的瞬间,全国人民的晚饭估计都吃不香了。

那玩意儿是用没处理过的槽头肉做的,这词儿一出来,隔着屏幕都仿佛有内味儿了。

小杨哥和他背后的三只羊,这个直播带货界的庞然大物,就这么直挺挺地撞在了枪口上。

有意思的是,这大哥都不是初犯了。

几年前卖和田玉,被人拿着鉴定报告锤到脸上,说他那玩意儿跟玻璃没差,他愣是能面不改色地继续卖。

罚款交了,道歉信发了,转头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你看,有些人的字典里,压根就没“前车之鉴”这四个字。

他就像那种考场上抄作业被抓,下次还敢抄,只不过换了个座位的同学,总觉得老师发现不了。

小杨哥这种翻车,属于“耿直型”的,坏得明明白白。

换到辛巴这儿,画风就彻底变了。

这位老哥不卖货,他卖的是人设,是剧本,是眼泪。

他的直播间,与其说是卖场,不如说是大型情感连续剧的拍摄现场。

隔三差五就给你来一出“退网”大戏,最新一集更是把苦情牌打到了极致。

说自己24岁的身体,95岁的肺,为了“家人们”的福利,快把命都搭进去了,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然后深鞠一躬,宣布要把亿万家产托付给老婆。

那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英雄人物在托孤呢。

可评论区里刷屏的“致癌卫生巾”几个字,像巴掌一样扇在这场表演的脸上。

他那款“棉密码”卫生巾,被锤出致癌物“硫脲”超标,浓度高到离谱。

面对实锤,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偷换概念,等实在兜不住了,就故技重施,一哭二闹三退网。

这套打法,是不是有点眼熟?

体育圈里那些被查出用禁药的运动员,不也总喜欢开个发布会,哭得梨花带雨,控诉自己多不容易,然后宣布退役吗?

他们都想用眼泪博取同情,用退场来逃避追责。

可笑的是,总有人吃这一套。

如果说上面两位是把粉丝当韭菜,那东北雨姐的塌房,就更像是杀熟了。

她不一样,她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佩斯点火”,黑土地,大铁锅,那种粗粝又真实的农村生活,是多少城市里的人向往的田园牧歌?

大家买她的东西,买的不是那几斤螃蟹,几包粉条,买的是一份对质朴生活的想象。

结果呢?

“洗澡蟹”把盘锦的招牌砸了,木薯粉冒充红薯粉,更是把那份想象彻底撕碎。

这种背叛感,比单纯买到假货更让人窝火。

这就好比你一直追的一个美食博主,天天看他做山珍海味,结果有一天发现,他其实连鸡蛋都不会煎,所有的菜都是外卖叫的。

那种幻灭感,谁懂啊?

这几位接二连三地“翻车”,终于引来了央视点名和国务院的重拳。

这不是偶然,这是整个行业野蛮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经历的一场大清洗。

流量这东西,能把你一天之内捧上天,也能让你一夜之间摔得粉身碎骨。

它放大了你的优点,更会无限放大你的贪婪和愚蠢。

说白了,他们都掉进了一个自己亲手挖的坑里:错把平台当本事,错把流量当德行。

总以为只要粉丝够多,嗓门够大,黑的就能说成白的。

可他们忘了,屏幕对面那一个个下单的用户,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

你可以骗他们一次、两次,但骗不了一辈子。

现在这风口浪尖上,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偶尔想起,当初那个对着镜头还有点羞涩,真心想给“老铁”们找点好东西的自己?

大概是不会了。

毕竟,钱赚多了,是会烧坏脑子的。

来源:娱乐圈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