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集到竞拍:剖析 2025 秋拍高古玉市场的热门走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00:01 1

摘要:随着 2025 年秋拍大幕即将拉开,高古玉作为艺术品市场的 “硬通货”,从前期拍品征集到后期竞拍预期,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纵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香港苏富比等一线拍卖行的征集成果,再结合近年市场数据与藏家需求变化,2025 秋拍高古玉市场不仅延续了 “稀缺

随着 2025 年秋拍大幕即将拉开,高古玉作为艺术品市场的 “硬通货”,从前期拍品征集到后期竞拍预期,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纵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香港苏富比等一线拍卖行的征集成果,再结合近年市场数据与藏家需求变化,2025 秋拍高古玉市场不仅延续了 “稀缺即价值” 的核心逻辑,更在品类偏好、藏家结构、价格走势上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热门走向,彰显出高古玉收藏领域的蓬勃生机。

从各大拍卖行已公布的征集清单来看,2025 秋拍高古玉呈现 “精品化、稀缺化、文化属性突出” 的显著特征。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战汉时期的高古玉成为征集核心,且多为传承有序、工艺精湛的珍品,填补了近年市场部分品类的供给空白。

红山文化玉器在本次征集中表现尤为亮眼。北京保利征集到一件红山文化玉猪龙,通高 15.2 厘米,玉质为典型的河磨玉,表面带自然土沁与朱砂沁,龙身卷曲如环,首尾相接,龙首雕琢生动,眼部以浅浮雕手法呈现,尽显红山玉器的神秘与古朴。据统计,红山文化玉器存世量仅约万件,且多藏于博物馆,此次亮相的玉猪龙曾为日本私人藏家旧藏,有明确出版记录,堪称市场罕见的 “开门精品”。无独有偶,中国嘉德征集的红山文化勾云形佩,采用 “片切割” 工艺,边缘打磨光滑,纹饰对称规整,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极具代表性的礼器,一经公布便引发藏家广泛关注。

良渚文化玉器同样是征集焦点。香港苏富比此次带来一件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高 28.5 厘米,为九节玉琮,是良渚玉琮中的大型器。玉琮表面以阴刻手法雕琢神人兽面纹,线条纤细流畅,纹路清晰可辨,且玉质受土壤侵蚀形成均匀的 “鸡骨白” 沁色,品相完好。良渚玉琮存世量仅数百件,大型九节玉琮更是凤毛麟角,2018 年香港苏富比曾以 1.38 亿港元拍出一件良渚玉琮,而此次征集的这件无论尺寸还是工艺均不逊色,市场预期极高。

战汉时期玉器则以 “工艺精湛” 成为征集亮点。西泠印社征集到一套战汉玉剑饰,包含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件,均为和田白玉质地,带浅褐色沁,纹饰以螭龙纹为主,采用 “游丝毛雕” 与 “汉八刀” 工艺结合的方式雕琢,龙身线条细如发丝却刚劲有力,展现出战汉玉器的巅峰工艺。这类完整成套的战汉玉剑饰,因存世量稀少,近年在市场上愈发抢手,2024 年西泠印社曾以 1497 万港元拍出一件战国谷纹玉璧,而此次成套玉剑饰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秋拍高古玉的精品矩阵。

从过往市场表现与 2025 秋拍征集精品的热度来看,本次秋拍高古玉竞拍环节预计将呈现 “多轮竞价、高价成交、藏家竞争激烈” 的态势,核心品类价格天花板有望再度突破。

回顾近五年高古玉拍卖数据,其成交率始终保持在 80% 以上,且高价拍品数量逐年递增。2020 年,一件汉代玉辟邪在纽约佳士得以 168 万美元成交;2022 年,同类玉辟邪价格攀升至 220 万美元;2024 年,北京保利一件汉代玉熊以 3800 万元人民币落槌,较 2020 年同类拍品价格涨幅超 120%。这一趋势在 2025 春拍中已初现端倪 —— 中国嘉德春拍一件红山文化玉鸮以 682 万港元成交,超出估价 3 倍;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战国龙形玉佩以 920 万港元落槌,多轮竞价后最终成交价较起拍价翻番。

结合 2025 秋拍征集精品的稀缺性,核心品类竞拍热度预计将再上台阶。以红山文化玉猪龙为例,2019 年同类中等尺寸玉猪龙成交价约 350 万港元,2024 年已涨至 717 万港元,五年间涨幅超 100%;而本次秋拍北京保利征集的玉猪龙,因尺寸更大、传承更清晰,市场估价已达 800-1200 万港元,业内预测最终成交价有望突破 1500 万港元。良渚文化九节玉琮的市场预期同样乐观,2018 年同类玉琮成交价 1.38 亿港元,而此次秋拍的九节玉琮工艺更精、品相更优,若引发国际藏家与国内资本的竞争,价格突破 1.5 亿港元并非不可能。

此外,藏家结构的变化也为竞拍热度 “添薪”。以往高古玉藏家以传统实业家、资深收藏家为主,而近年年轻藏家(35-50 岁)占比显著提升,2024 年西泠印社高古玉专场中,年轻藏家成交占比达 35%,较 2020 年提升 20 个百分点。这类藏家更注重高古玉的文化价值与稀缺性,且资金实力雄厚,在竞拍中往往愿意为精品支付溢价,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2025 秋拍高古玉市场的热门走向,并非偶然,而是 “稀缺性凸显、文化价值回归、政策红利释放” 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为市场注入了长期向好的动力。

从稀缺性来看,高古玉作为距今 2000-8000 年的文物,受古代开采技术、制作工艺及历史战乱影响,完整器存世量极少。红山文化玉器存世量约万件,其中精品不足千件;良渚玉琮存世仅数百件,大型完整器不足 50 件;战汉时期玉器虽存世量略多,但工艺精湛的礼器、佩饰同样稀缺。且近年考古发掘成果多入藏博物馆,市场流通的精品高古玉愈发稀少,“物以稀为贵” 的逻辑在高古玉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价值的回归则进一步推高市场热度。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高古玉作为中华文明的 “活化石”,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被重新重视 —— 红山玉猪龙是原始宗教信仰的象征,良渚玉琮是古代礼制的体现,战汉玉剑饰是贵族礼仪文化的载体。2024 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十周年,相关文化推广活动让良渚玉器知名度大幅提升;2025 年新《文物法》实施,明确 “民间合法收藏的高古玉可依法流通”,不仅规范了市场,更让藏家对高古玉的文化价值与收藏合法性更有信心,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

政策红利与科技赋能则为市场 “保驾护航”。2014 年《文物拍卖管理办法》允许 “传承有序” 的高古玉上拍,2025 年新《文物法》进一步放宽民间收藏限制,为高古玉流通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显微观察、荧光光谱分析等科技鉴定手段的普及,降低了藏家的鉴定风险,增强了收藏信心。此外,拍卖行通过线上预展、全球直播竞拍等数字化手段,吸引了更多国际藏家参与,扩大了高古玉的市场覆盖面,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外部动力。

从 2025 秋拍的征集成果与竞拍预期来看,高古玉市场正处于 “精品稀缺、需求旺盛、价格稳步上涨” 的黄金周期。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战汉时期的核心品类,凭借其稀缺性与文化价值,将成为竞拍焦点;而年轻藏家的涌入、政策红利的释放与科技赋能的助力,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热度攀升。

对于藏家而言,2025 秋拍是布局高古玉精品的重要契机 —— 传承有序、工艺精湛的核心品类,不仅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更有长期保值增值的潜力;对于艺术品市场而言,本次秋拍高古玉的表现,将成为未来 1-2 年古玉收藏领域的价值风向标,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相信在精品效应与市场红利的推动下,2025 秋拍高古玉市场将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续写高古玉收藏的 “价值传奇”。

征集拍卖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钱币、邮票勿加,暂不征集)

鉴定 | 征集 | 投资 | 拍卖

来源:艺术品拍卖征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