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为什么经济压力这么大,也要搞东部新城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5 17:20 2

摘要:郑州站我们暂且不说,这么多年能改能动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因为没有空间了,所以只能建设南站,来分担普铁的线路。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得不搞。

郑州站我们暂且不说,这么多年能改能动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因为没有空间了,所以只能建设南站,来分担普铁的线路。

目前的东站,作为主力高铁站,已经压力山大。

航空港站虽然闲着吃灰,但是这是省里面的大战略,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这是省里面在赌命,再造一个郑州。

郑州西站在荥阳,能用,但是太小了,并非核心路线们主要还是东西线路。

大家有没有发现目前的问题?

看似东南西北一大堆的车站,但是现在需要站出来干架的时候,老的老小的小,刚动工的动工,靠谁?

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

一个是郑州发展的方向问题,一个是全国超高速铁路计划郑州不能掉队的问题,都很致命。

第一个,郑州发展方向的问题。

前面我们聊过,往西是山地,开发的成本会很高,而且现在转向前面这么多年往东发展的沉没成本太高了。

往北我们前面写文章《郑州为什么不跨黄河发展?我被这个问题气笑了,你以为的黄河什么样?》的时候也说了,不现实。

郑州往南发展,当初第一站南龙湖就很受伤,所以才转向东,东南的。

如今,港区省里拿走直管了,这是自留地,郑州能说的话不多,那就剩下一路往东了。

这个时候,郑开的互动发展,就涉及到了中牟的价值,搞不定省里直管的中牟,同城发展就是个笑话。

港区如今看是不可能了,中牟虽然搞得很难受,但是瘸子里面挑将军,没得选择。

所以新的站点,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在这里,然后借着中原城市群发展这么多年成为了“其他”这个点,继续争取。

最新的定位中: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属于第一档,世界级经济群;

成渝,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属于第二档,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中西部和东北城市群,都市圈对于区域的协调发展和支撑作用。

这个时候的中原城市群就成了中西部城市群中的一个,你甚至都不确定是不是在说你。

所以,在后面的强调中,才会有: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同城化发展,建立健全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那么,搞了这么多年的郑开同城,能不能把睡在中间插一脚的中牟县,撤县划区给郑州?

第二个是全国超高速铁路计划。

这一仗其实郑州知道自己不能输,也输不起。

郑州这个城市的崛起,靠的就是铁路枢纽。

前面这么多年吃的也是这方面的红利,小商品批发,东来西往,南来北去,郑州的小老板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展不错。

可是,后续的电商,直播等等,郑州没跟上。

人家直接产地直发,玩粉丝经济去了,老钱在武汉,南京,青岛,济南,广州,长沙,新钱在杭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

郑州呢?

所以,针对目前的全国交通布局,郑州是最关注,压力也是最大的。

在传统的铁路枢纽上,郑州有自己的优势,包括前期的高铁建设,但是还是那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切都在变。

中国350公里以上高铁的计划和布局正在稳步推进,郑州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郑州的铁路枢纽狠心是四纵四横,或者说八纵八横,众多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正在规划、建设或已建成通车。

例如西延高铁,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陵站、富平南站站房主体结构已相继封顶。

渝昆高铁作为京昆通道的重要部分,其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长水机场隧道已安全贯通,宜宾至昆明南段正在有序建设中。

此外,温福高铁等线路也在推进中,项目可研与初步设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这方面,郑州是“都市圈通勤快线+枢纽连接线”的重要节点,其建成的京广高铁、徐兰高铁、郑渝高铁等多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连接了多个方向的交通枢纽,实现了与其他城市的快速通达。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郑州枢纽产业“集而不群、集而不链”“重流通、轻制造”现象突出,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创新能力和高端要素聚集不足,枢纽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受限,影响了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

也就是说,水从门前过,没留下什么,也没带动什么,优势没有转化成利润或者说产业。

更关键的还是运力。郑州对外运输通道中,京九铁路、京广铁路郑州枢纽内部分区段通过能力紧张,陇海铁路运能基本饱和。

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对比2018年的规划,郑州退出了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枢纽承载城市名单,仅剩陆港型和空港型枢纽。

所以,这个时候,能怎么办?

郑州只能把新的市区高铁站建设提上来,而且要高标准的,快速建设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沪银高铁等规划建设中分一杯羹。

否则,一步落后,就是步步落后。

这也是为什么东部新城站在年初的郑州规划中还是属于预留高铁客站,如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了确定性事件。

而且为了完善这一优势,还顺带着加快建设郑州南站,改造郑州站、优化航空港站、升级郑州西站,谋划新建东部新城站、大关庄站、岗李站,形成‘五主多辅’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野心勃勃的计划背后,是郑州想要启动河南铁路环线的环评招标,计划缓解郑州站能力瓶颈,提升普速与高铁接驳效率,支撑“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

此外,还计划开工陇海铁路郑州至兰州段改造工程,以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效率,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不然的话,可以看一下目前不仅有长江水运加持,还有顺丰机场加持的湖北,武汉有多努力,环线成型,腹地扩大了多少倍?

难不难,确实很难。

为什么搞中欧班列?为什么要求顺丰和邮政去港区建设物流中心?为什要搞贾鲁河通航工程?为什么要谋划郑州的第二机场……

因为郑州的最大优势就在这里,如果这个又是没有了,郑州的优势还剩下什么?

就剩下人了!但是这些人靠什么生活呢?考编还是电话销售?在校大学生一百多万,全国城市第二,毕业之后让他们干什么?

人口红利,大学生红利,你有产业了才叫红利,没产业了照样要去长三角和珠三角打螺丝和搬砖的。

这就是郑州目前最大的困境。

保住现有优势,然后补足短板,挖掘新的产业链,才有可能在这一轮的竞争中,不会落后太多。

一个农业大省,而且是锁死盖章的那种,想要冒个头,大哥们,真的是很难的!

来源:房知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