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数智赋能基础医学教育教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17:19 1

摘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紧跟国家要求,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基础医学院针对云南省“医学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模式滞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三大痛点,以基础医学课程为突破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紧跟国家要求,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基础医学院针对云南省“医学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模式滞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三大痛点,以基础医学课程为突破口,通过数字化赋能助力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推进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基础医学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塑造“医者内核”的关键过程。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课程团队教师经过多年努力,逐渐实现理论和实践资源数字化、课堂内外训练智能化、评价个性化促进学习个性化,即“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三位一体的数智赋能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初步形成融合教育学理论、医学教育规律(如临床思维培养)与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理论框架,实现技术驱动下的新型教学实践创新。

资源数字化模式图。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在资源数字化方面,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推进课程资源创新、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临床病例AI库”等特色资源,推动理论和实践资源数字化。首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基础医学智慧课程/知识图谱群”,涵盖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成云南首个“基础医学智慧课程群”。其次,将前沿知识(如精准医学、生物信息学、AI辅助诊疗)引入,打破传统教材滞后性,帮助学生掌握最新医学动态,驱动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启发科研”的良性循环。基础医学院先后编写出版配有数字资源的教材或数字化教材36部,其中规划教材32部,获全国优秀教材1部;自主研发建设了6个由大数据模型驱动的虚拟仿真临床病例资源。

训练智能化模式图。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在训练智能化方面,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积极推进教学环境、教学流程、实践训练智能化进程。近5年,投入8000余万建设智慧化理论教室300余间、智慧实验室49间、智能人体科学馆(边疆地区智能化水平最高)、六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打造智能化、互动化、个性化教学环境,并可实现远程直播、资源共享。同时,借助知识图谱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和雨课堂、对分易等智慧教学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均实现有效、积极的实时互动。

学习个性化促进“五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图。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在学习个性化方面,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借助课程知识图谱及多种智慧教学工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学习内容,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结合、课堂试卷考核与项目设计结合,全面开展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学习。在此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构建“教—学—评”智能闭环系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支撑培养医学“五术”人才。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探索出的数智赋能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为边疆地区培养“厚基础、强技能、善创新”的新医科人才提供了示范样板,填补了边疆地区数智化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空白,促进了云南省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建设进程。(邹英鹰)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