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00元档的HiFi数播市场,最近被两台机器搅得热闹——一台是2025年中刚上市的开博尔DMP-K7 PRO(双9039 Q2M版,首发到手价6K送单晶铜RCA线),另一台是2024年爆款天逸TY-i60(现价5349元)。两台价格其实都很不错很不错——差不
6000元档的HiFi数播市场,最近被两台机器搅得热闹——一台是2025年中刚上市的开博尔DMP-K7 PRO(双9039 Q2M版,首发到手价6K送单晶铜RCA线),另一台是2024年爆款天逸TY-i60(现价5349元)。两台价格其实都很不错很不错——差不多经历过韩版、加拿大版、日版几款进口旗舰数播的老玩家大概都了解过,放五年前,这类高端数播即便海鲜市场价格都是两万以上这么来的,只能说现在国砖HIFI是彻底崛起了哈哈哈哈。
这两款机器实战功能方面高度重叠(DSD直读解码原生输出、流媒体HIFI APP本机安装直读、NAS直连等),但一个是“新旗舰堆料王”,一个是“经典实用派”,对比评测一番很有趣。说明:本文只是简单的个人体验后的评测分享,笔者是自用开博尔DMP-K7 PRO基础款,箱子是JBL三千多的入门监听306P MK2,天逸是烧友家玩了一下午对比,朋友家是用的书房箱子,一对5寸的focal Alpha50,理论上都是入门级的监听箱子,但两款箱子整体口碑而言都不差,声音调音偏中正,所以没法很中肯评价综合音质,单就聊下个人感受。
硬件核心:双芯9039 Q2M vs 单颗9038 PRO,参数差距肉眼可见
HiFi数播灵魂在DAC芯片,不过,DAC这块确实有拉开了代差:
天逸TY-i60用的单颗ES9038 PRO(经典老旗舰),属于“稳扎稳打”的选手;开博尔DMP-K7 PRO则上了双ES9039 Q2M(2025年发布的第四代ES芯,但是Q2M属于移动版,如果预算充足可以选配DMP-K7 PRO旗舰双芯9039 PRO款)。另外,DMP-K7 PRO官方宣传是加了6枚自主调试的运放矩阵+专业线性电源(20μV超低纹波)。
直白点说,开博尔的硬件像是“给解码芯片搭了个‘净化车间’”,而天逸更像“经典生产线旗舰版”。实际听感——用同一张《Kind of Blue》DSD256(11.2MHz)测试,开博尔的钢琴共鸣更饱满,萨克斯的“毛边感”更细致;天逸配合focal硬朗且富有弹性的低频发声,解析度仅仅是稍微逊色一些,但整体来说声音张力更硬朗,更具有“呼吸感”。
开博尔DMP-K7 PRO主打“台机级音质”,XLR平衡输出接家里的JBL 306P MK2(3千档平价好箱)时,低频下潜很深,高频延伸更自然——说玄学,就是“这箱子被喂饱了”。
天逸TY-i60作为台式数播一体机,还有两个小细节功能——3.5mm耳机口,可以直推耳机,人声贴耳感不错(适合深夜听歌);另外,支持TF卡槽,我直接插手上的索尼ZX300a的TF卡(不用倒歌),超级好评!音质方面刚才也有简单评价,整体来说配合focal的Alpha50,低频很舒服,高频亮度清爽,整体偏硬朗风格——但毕竟单DAC芯片的“能量”有限,和朋友都觉得听DSD格式音频的话,解析力稍微不如DMP-K7 PRO。
细节体验:
两台机器的“软实力”平分秋色:都支持M.2固态内置(个人认为,这年头,支持M.2固态内置属于台式装备的刚需了,毕竟玩PC-HIFI那些年,3.5寸大硬盘的嘎吱嘎吱响声挺无奈的,后续都是换USB3.0外接固态硬盘来连曲儿);
都支持NAS直连、机身可安装流媒体平台(Apple Music/网易云),DSD512格式的硬解,包括SACD-IOS硬解,也都轻松拿捏。
用户感知度的细节方面:
开博尔DMP-K7 PRO:全铝机身+磨砂面板,接口布局更工整,触控屏响应更快;天逸TY-i60赢在“细节思维”:TF卡槽+3.5mm耳机口,精准戳中“从便携转台机”用户的痛点;
如果是“音质偏执狂”,开博尔DMP-K7 PRO的双9039 Q2M+线性电源,确实能带来不错高解析实力——另外,甚至还有双9039 PRO版本可选,细节密度和动态表现更接近HIEND水准。天逸TY-i60整体综合功能比之开博尔DMP-K7 PRO不遑多让,而TF卡直插、3.5mm耳机直推,能解决“倒歌麻烦”以及深夜听歌“不想额外买耳放”的小痛点,5K多元的价格也相当亲民。
个人看法哈,假如开博尔DMP-K7 PRO再配一款好的耳放系统,应该就无敌了。
来源:嘤嘤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