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自心田润,石从妙笔生——华南师大桃李成蹊队开展第八日教学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21:29 1

摘要:随后,课堂到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游戏环节。在扶奕昕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踊跃参与“情绪猜猜乐”游戏,积极模仿和猜测各种表情动作所表达的情绪,尝试读懂同伴脸上的“情绪密码”。在老师提出“表演中的哪些细节帮助你猜对了情绪?”的问题后,课堂氛围再一次沸腾起来。学生们竞相展

蹊自心田润,石从妙笔生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蹊队开展第八日教学活动

2025年8月13日

在“百千万工程”持续推动服务精准化、实效化的热潮中,桃李成蹊实践队的三下乡行动已迈入第八日。队员们怀揣着满腔热情,继续为学生们带来新一天的课程。

图1:扶奕昕老师正在播放动画

随后,课堂到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游戏环节。在扶奕昕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踊跃参与“情绪猜猜乐”游戏,积极模仿和猜测各种表情动作所表达的情绪,尝试读懂同伴脸上的“情绪密码”。在老师提出“表演中的哪些细节帮助你猜对了情绪?”的问题后,课堂氛围再一次沸腾起来。学生们竞相展示自己的火眼金睛,分享自己对情绪的观察经验。最后,扶奕昕老师再一次强调,“情绪识别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调节方法与健康习惯是我们的‘急救工具’。”

上午10:20,陈映彤老师带领大家准时开始了最后一次大课间。学生们已不再是最初懵懵懂懂的样子。从一开始的“手脚不分”到后来的整齐划一,每一次汗水与笑声中,都是学生们在尝试、在摸索、在成长。在熟悉的节奏中,他们舞步整齐、动作干净利落,尽情展现专属于他们的活力与朝气。

图2:学生们认真观看最后一次动作展示

下午3:00,唐韵老师手握一本《小王子》,准时走进了教室。带学生们领略B612星球的独特风景,学习书中对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情感的流露。共读过后,唐韵老师鼓励学生们一起写下一个完整的故事,将个人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字表达,探索自我价值与情感世界。在写故事的时候,有些学生擅长感受,却拙于表达。这时,队员们便会俯下身去,轻声询问学生们的困惑,再循循善诱地启发创作灵感。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都落在了张张白纸上,成为了学生们用真心浇筑的、最骄傲的作品。

图3:唐韵老师正在展示如何折玫瑰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由张慧贤老师进行教课。本次课程以“绘聚童趣,彩墨飞扬”为主题,用几块形态各异的石头作为天然画布,一同寻找“自然的呼吸”与“凝固的乡韵”。在张慧贤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观察石头。无论是它独一无二的形状、毫无规律的色彩分布,还是每一处纹路,这些看似平凡的地方,都能引发无数的联想。大家都拿起了画笔,蘸取颜料,在自己的小石头上肆意涂抹。平凡的石头逐渐变成一件件充满童趣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学生们在听讲中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创作中释放天性、表达自我。

图4:学生正在绘制石头画

下午4:30,调研组随机抽取了几位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访谈旨在深入了解当地思政教育的实际落地情况与学习效果。此次访谈让队伍不仅听到了学生的反馈,还直观感受到了他们对思政课堂的期待,从而切实、深入地掌握了杏花镇思政教育的具体学习情况、优势与可提升空间,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图5:陈映彤老师在聆听学生的想法

从大课间由生涩到整齐的活力舞步,到故事纸上真心浇筑的骄傲文字,再到彩石上凝固的童真与乡情,第八日的点滴,无不印证着:桃李成蹊队员们用专业与热忱精心浇灌,在学生们的心田悄然开辟出一条通往情绪健康、创意表达与自我发现的成长之“蹊”;而学生们以纯真的感悟与灵巧的双手,将灵感和乡韵倾注在创作中。这双向奔赴的滋养与成长,正是“百千万工程”的温暖缩影,也是桃李成蹊队矢志不渝的初心写照。


来稿单位: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桃李成蹊队

撰稿人:余沛颖

审稿人:徐雪

来源:华南师大成蹊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