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6日下午4点36分,四川广元青川县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消息一出,成都、绵阳、德阳多地网友纷纷刷屏:“晃了晃了!”“桌子在动!”“我第一反应是拍视频。”
2025年9月6日下午4点36分,四川广元青川县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消息一出,成都、绵阳、德阳多地网友纷纷刷屏:“晃了晃了!”“桌子在动!”“我第一反应是拍视频。”
可还没等应急广播响,朋友圈已经“震”得更猛了。
不是哭天抢地,也不是沉默无声,而是齐刷刷弹出一张张“瞳孔地震”表情包——青蛙瞪眼、川剧变脸瞬间裂开、古装小厮尖叫着冲出城门,配文清一色:“我人还在,魂快没了。”
这已经不是四川人第一次用表情包“接住”地壳的抖动。
有人刚从工位跳起来,下一秒就掏出手机发了个“红发女孩抱头崩溃”的图;有家长一边带娃躲桌底,一边顺手拍下孩子懵圈脸,做成九宫格配文“人生第3次实感地震,主打一个熟门熟路”。就连本地茶馆里打长牌的大爷,都笑着掏出手机说:“不得慌,先发个‘变脸警告’压压惊。”
这些图看着好笑,细想却有点心酸。
过去十年,四川人经历的3级以上地震有六十多次。每一次晃动,都在记忆里凿下一道痕迹。从2008年的撕裂之痛,到如今4.0级也能笑着发梗,不是麻木,而是一种带着伤疤的从容。
我们学会用玩笑稀释恐惧,用自嘲代替尖叫。
就像那张流传最广的表情包: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头发炸成蒲公英,嘴里却说着“稳住,我们能赢”。
这哪里是表情包?分明是一代人的心理防震层。
地震无法预测,但情绪可以管理。下次晃起来,别忘了:可以跑,但不必慌;可以怕,但也能笑。
毕竟,生活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如何避免震动,而是如何在摇晃中,站成一根不断弯却不折的竹子。
四川人不怕震,怕的是忘了疼。
也正因记得,才更懂珍惜每一次风平浪静的下午。
来源:搞笑侠视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