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记载:韩信被高祖废了楚王之位,贬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一日,韩信入樊哙府,作为开国上将,高祖外戚,生死兄弟的樊哙,跪迎韩信,如下人般尽心服侍,韩信出门却长叹:不想我韩信今日竟会与这般杀猪屠狗之辈为伍,真他妈丢死人。
史记载:韩信被高祖废了楚王之位,贬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一日,韩信入樊哙府,作为开国上将,高祖外戚,生死兄弟的樊哙,跪迎韩信,如下人般尽心服侍,韩信出门却长叹:不想我韩信今日竟会与这般杀猪屠狗之辈为伍,真他妈丢死人。
故事大意如此,不久之后,一代奇才,旷世兵仙,魂断未央宫,已经不能再与人为伍。
易经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老祖宗的智慧小觑不得,淮阴之才不可谓不大,虽出身低微却横扫天下,创下了不世之功,然单看此故事,韩信为人傲慢,眼高于顶,性格有缺,德行有失,终遭反噬,正应了这句易经断语。
老王闭关两月,声称读了几部西方哲学,按老王8日复播的表现确实有些矜持,虽说回复不尽令人满意,但确实看到了些许改变,如若就此表现延续下去,对其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棋艺的领悟,应该会有可喜的改变。
然而,读书虽好,终不能短期内而生奇效,随着热身结束,那个我们熟悉的老王又满血复活了。
作为象棋界的顶流明星,老王的强悍战力,及个人秉性为众人所熟知,就象棋竞技而言,老王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已远远超出棋手的范畴,假以时日,用郭德纲的话说:“那是直眉瞪眼,直奔宗师去的”。
可是,争强好胜,睚眦必报的性格,注定了老王宗师之路的坎坷,人生成就伟大的事业,何其难也!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道,即是人心。
老王自言道:“若是一定找一个象棋届,谁的敌人最多,那肯定就是我了”
对此,有朋友说:老王包揽大赛荣誉及奖金,不给他人留汤喝,自然受人所妒。
笔者以为不然,只举一例,许仙巅峰之时,亦是杀的棋坛哀鸿遍野,为人所妒当属正常,过去今时,许仙却一直为棋坛所敬重,包括竞争对手在内,可见一斑。
有人说:老王无门无派,受人排挤。
初入棋坛取得成绩之时或许会有此劣势,而随着老王一统棋坛十余年,他自己就是门派,并且是大门派,兵强马壮,自己手握杭州,又与浙江,京冀,过从甚密,粉丝无数,性格强势,他不去排挤打压他人,已是幸事,何来受他人排挤打压呢?
老王称霸棋坛十余年,棋艺已臻化境(录音门之事无定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该当修心养性,逐步为自己的宗师之路添砖加瓦才是,该当志存高远,为推广象棋及自身健康形象宣传多做一些努力。
然而人在巅峰,如日中天,却整日里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不清,为一些口舌之争,面红耳赤,实在令人不解。
有朋友美其名曰:这叫做真性情。
笔者不敢苟同,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皆是为了修行,修行目的之一,即是摒弃天性中的劣根恶念,真性情何足称道,山中野兽皆是真性情。
称其为真性情,不如称之为任性更为准确。
十年等级分第一尚不足以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整日里却为九年第二的追赶者操碎了心,为一些陈年小事,耿耿于怀,宣之于口。
成功如老王这般,该当超脱了浅层次的虚荣和攀比,至少在本行业内当如此,如马云一般,出席重大场合,手拿冰棍,门卫大爷的着装潇洒出席,这才是成功者的自信。
过往的旧事,都该当作是成功者的注脚,这才是成功者当有的自信。
老王坦言:“在竞争激烈时候,对郑惟桐确实实用了一些手段,叫术吧”
对小郑这类强者心心念念,夜不能寐,对党斐及其他弱者盛气凌人,骄傲放纵,如此德行,焉能得道。
按易经卦辞,老王已经是飞龙在天之境,再不生惕历之心,将入亢龙有悔之境,不修德行,则挫折不远矣。
如今深陷录音门危机,也应了这句断语,按老王平日所为之失道,有几人会为其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恐怕落井下石,隔岸观火者更众。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老王身上可见一斑。
但愿老王能平安挺过录音门危机,证其清白,再悌历自省,重修德行,为中国象棋再添一位宗师,为中国象棋再添一例佳话。
来源:展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