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一查,原论文只是给小鼠灌了提纯多糖,跟咱们菜市场买的带泥荸荠根本不是一回事。
“48小时清掉一半炎症因子”?
朋友圈这句神乎其神的广告,差点让我把马蹄当阿司匹林嚼。
结果一查,原论文只是给小鼠灌了提纯多糖,跟咱们菜市场买的带泥荸荠根本不是一回事。
别急着扔冰箱那袋马蹄。
它确实有点东西:削皮咬一口,清甜里带点微涩,那是多酚和黄酮在打招呼;膳食纤维高,热量低,嘴馋时嚼一把比薯片子安心。
但要说它单枪匹马消炎,那就把免疫系统的千军万马当摆设了。
真想给慢性炎症“降温”,得把马蹄放回配菜位置。
先把肚子上的游泳圈缩小一圈,脂肪组织可是24小时不停广播炎症信号的老巢。
接着把餐桌颜色搞丰富:三文鱼、亚麻籽油补Omega-3,蓝莓、紫甘蓝堆多酚,糙米燕麦给肠道益生菌送口粮。
晚上早点关灯,熬夜会让IL-6像熬夜KPI一样飙升;周末去河边快走,出汗比喝十杯冰马蹄爽。
压力大时别硬扛,试试把烦心事写在纸上然后揉成团,扔进垃圾桶,这个动作真的能让C反应蛋白往下掉。
至于那袋马蹄,洗干净煮熟,切片丢进排骨汤,或者和雪梨一起炖个甜汤,润润秋燥挺好。
脾胃虚寒的人别一次吃半斤,小心跑厕所;糖友记得算进碳水总量,别被“低热量”忽悠。
说到底,身体不是Excel表,没法靠一种食物一键修复。
把马蹄当普通蔬菜,把抗炎当长期生活习惯,才是对自己最诚实的温柔。
今晚打算怎么安排那袋马蹄?
煮汤还是清炒?
留言区聊聊,看看谁的吃法最接地气。
来源:热心雪梨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