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始终致力于探索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服务患者。摘要:血液常被喻为供养健康身体的江河水,它源源不断地输送各器官需要的养分到全身各处、带走代谢废物,一旦发生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建设多年来,不论面对常见血液疾病还是复杂难治顽疾,一直用创新探索和责任担
血液常被喻为供养健康身体的江河水,它源源不断地输送各器官需要的养分到全身各处、带走代谢废物,一旦发生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建设多年来,不论面对常见血液疾病还是复杂难治顽疾,一直用创新探索和责任担当守护患者“生命之源”。在同济医院院长、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梁爱斌的带领下,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展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军单位之一。迄今,科室已完成20余项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治疗患者逾1000例,一路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临床转化医学于一体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始终致力于探索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不断提升治疗效果,为更多血液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为血液病专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耕科研
从势单力薄到弯道超车
时间回溯到2005年,三十多岁的梁爱斌从德国留学归来,几经历练担任起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之职。他回忆,当时血液内科是个冷门科室,只有4名医生、15张床位,医护人员匮乏,医教研水平亟待提升。他带领团队努力夯实血液疾病诊疗基础,主动到其他医院血液科学习经验,积极参与其他科室的会诊,决心闯出一条发展之路。他在科研方面奋起直追,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开展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治相关研究,研制出新型、高效的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专用制剂,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附红细胞体病诊疗体系,该诊疗体系在全国多家医院应用,总有效率达98%,荣获教育部、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次国际会议上关于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前瞻介绍,让梁爱斌大受启发。他紧跟国际前沿,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展血液肿瘤细胞疗法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当时没有前人经验借鉴,就大量阅读国外相关文献,借助网络与国外专家深入交流,同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梁爱斌带领免疫细胞治疗团队于2015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抗CD19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血液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他们严格规范细胞免疫治疗的每个环节,从实践中总结行之有效的治疗流程,以及应对细胞因子风暴等副反应的有效措施,同时作为主编撰写多部CAR-T治疗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成为CAR-T细胞治疗体系建设的引领者。
一招鲜,赶超先。在梁爱斌和团队努力下,血液内科如今已经成为一支拥有20多名医生、50多名护士的优秀团队,至今,血液内科已完成1000余例患者的CAR-T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管理经验。科室获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科室多名成员入选国家及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获评国家杰出医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银蛇奖提名奖等。梁爱斌也获得“国之名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国家级人才”等荣誉。
创新突破
为危重患者争取新生希望
细胞免疫治疗特别是CAR-T疗法,其治疗原理是将患者的T淋巴细胞分离出来,体外加工扩增后回输体内,针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从而为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质量的生活。2024年的大年三十,团队救治了一位情况紧急的患者。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李萍记得当时,一位四十多岁女性淋巴瘤危重患者的家属,通过公众号“淋巴瘤之家086”发出求助帖。该患者淋巴瘤耐药复发并压迫肾脏导致衰竭,情况十分危急。李萍得知情况,在大年初二紧急收治了患者,并当即召集相关科室协作诊疗,经过9小时的血透,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并通过后续治疗缓解了症状,曾一度回归到正常生活。她讲道,该患者的淋巴瘤属于TP53突变亚型,单一的CAR-T治疗疗效也是不佳的。
目前接受CAR-T细胞疗法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多为复发、难治性患者,经治疗后仍有治疗无效或复发可能。围绕患者需求,团队科研的脚步从未停歇,不断在新的治疗靶点、CAR-T联合疗法、新型细胞治疗方式、多靶点细胞疗法等方面努力探索,尽力提高整体疗效。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例,大多数进展较快,属于急危重症,复发难治患者一般中位生存期仅有5~7个月。目前已经有不少患者在血液内科通过新型CAR-T疗法,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同时,如果单纯CD19的CAR-T治疗效果不佳,科室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定制CAR-T+X治疗方案。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修冰表示,在梁爱斌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临床科研士气十足,近年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室还牵头建设上海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数据库,通过将大数据和临床相结合,指导诊治、随访、康复等多个环节的规范化诊疗。”
科室设有血液肿瘤亚专科、造血干细胞临床及基础研究亚专科、红细胞及血小板相关疾病亚专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骨髓增殖性肿瘤亚专科等。“我们科室血液病种齐全,接收广泛,很多东南亚患者也慕名而来。”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亚专科负责人傅建非主任医师介绍,科室在科普和志愿者活动方面同样做了很多努力。每月举行四五场“患教会”,为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病友提供交流平台;常年通过公众号“CAR愈新生”“血凝圈”“瘤球家园”等进行科普宣传。上月末举行的“CR之路,愈你同行”第二届患友会,座无虚席。“新药为血液肿瘤的治疗之路带来新力量”,傅建非为在场的患友进行了血液肿瘤新药大盘点,多位患友积极登台分享治疗感受。
智慧管理
“一站式”精准诊疗如虎添翼
就在前不久,血液内科专门开辟一个楼层建设的“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正式启用。踏进病区,进门处一块智慧大屏,实时监控所有在院的临床研究项目,以及患者的入组信息、研究进度和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据研究型病区护士长冯苏文介绍,病房配备了先进的智慧医疗设备和专业的临床研究医疗团队,患者“足不出楼”就能完成检查、治疗和随访,医护人员可以从病区分布、生命体征、输液情况实时了解患者信息,为临床研究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研究型病房40多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了。”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君边查房边讲道,比如4床的淋巴瘤患者,经过两种方案治疗后又复发了,就诊后被收治进了研究型病房。该患者经评估后已经完成了T细胞的采集工作,不久将接受CAR-T治疗。而6床的汪先生接受化疗后出现耐药性,特地从外地赶过来,就诊当天就被安排住进了研究型病房。以“智慧式、一站式”为特色的研究型病房,将为同济医院血液肿瘤、实体肿瘤以及细胞免疫治疗患者,提供个体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不仅如此,患者接受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同时,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治疗识别、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有的患者会伴有发热、低血压、头痛、呼吸困难、凝血障碍等反应。”七病区护士长杨晓晖讲道,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CAR-T治疗的科室,护理团队从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已经形成特色护理工作品牌,在医教研方面结出硕果,发表2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EMBT护理奖。六病区护士长朱顺利介绍,面向患者,护理团队编制CAR-T住院日记、护理手册,制作宣教小视频;同时,建立不良反应预警机制,及早预判并提醒患者,做好健康“吹哨人”。在医护团队看来,科室一直是很融洽和谐的大家庭,人员流动率很低。医护患三方相互信任、彼此支持、共同努力,推动着CAR-T细胞新疗法的发展,也激发了更多治疗潜能。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