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明德行远、交通天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08:20 1

摘要:”地铁四号线车厢里,后排两个高三家长低声嘀咕,话音没落就被另一对打断:“重大还是重交?

“月薪七千二在重庆过得咋样?

”地铁四号线车厢里,后排两个高三家长低声嘀咕,话音没落就被另一对打断:“重大还是重交?

重交土院今年有人签到中交建,拿了一万二。

”几秒时间,整节车厢的耳朵都竖起来。

说穿了,择校最疼的点就是“出来后混得咋样”。

重交直接把数字拍到桌上:2024年本科生整体就业率97.09%,平均起薪7200。别嫌少,王牌土木工程飙到9000+,交通、桥隧跟着跑。

硕士18万年薪中位数,博士更豪横,进单位就送150万安家费,连试用期都省了。

数据咋来的?

校园里有条看不见的“央企流水线”。

中交、中建、中铁、中水四大巨头把校招现场当超市货架,一捆一捆把人带走,签三方比签快递还快。

大三暑假,隔壁班就有同学被“预定”,直接拉到渝昆高铁重庆段工地练手,图纸还没画完,工资卡先到账。

学校其实不大,2900亩地分在两个地方,南岸区是主城烟火,科学城那头是新区荒凉,白天看山、夜里听嘉陵江水,早上6号线把学生送到市区实习点,晚上实验楼里灯得十二点才熄。

学生把这段通勤叫“翻山越海”,嘴硬其实心里踏实:离项目越近,简历越稳。

有人较真,说这分数为啥不选综合大学?

重交用三个国家级平台、53个省部级实验室回怼: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接给国家造桥修路,从雅西高速到港珠澳大桥都有校友留下的焊条和混凝土味道。

孟凡超是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郑皆连是院士校友,名字写进教材,学生去工地现场,师傅一句“这是你们学长当年打的桩”,立马安静。

课程表也比别人野。

大一起就让开CAD画立交桥,“卓越工程师班”更是开学直接拉进设计院,图纸画得满头大汗,头发一抓一把。

有人撑不住,转去经管文法学院,结果转头又被“物流工程”吸引,跟着铁路货运系统跑重庆—钦州港线路,挣得比土木少点,但晒不黑。

女生也别跑,交通大数据实验中心里小姐姐敲代码,帮交警算堵点,毕业直接被滴滴、高德打包带走。

老师开玩笑说:别的学校女生做PPT,这边女生是把整座城的信号灯写进了Python。

再说宿舍,六人间上下铺像高中,但一推门就能看到长江雾气翻进来。

楼下夜宵摊支着铁签串串,三元一串,吃到十一点半打烊,跟宿管阿姨熟了还能多送一把花菜。

四年读下来,身上多少带点轻轨轰隆的土腥味。

真要挑刺,也有:双校区来回跑,坐公交能把人挤哭;博士楼刚盖好,本科生却还得打游击抢座;偶尔停水停电,辅导员在群里甩一个“自己克服”。

可这些吐槽发到校友群,师兄师姐只回一句:“等你们在工地蹲过一天,停电都不算事。

最后一关是分配城市。

大数据看,毕业生一半留在重庆,四分之一去广东,再去四川。

原因简单:重庆房价一万出头,干五年就能首付;广州、深圳给得更多,但地铁里全是同行。

有人干脆打包去成都,理由竟是“串串比重庆还辣”。

填志愿的季节,老学长回校摆摊卖煎饼,收钱间隙丢一句实在话:“别纠结985还是211,毕业能进铁路局、大桥局、航道局,比啥都香。

”油锅嗞啦一响,香气顺着风往图书馆飘,像极了重交人的底气——能把锅铲、图纸、桥梁无缝切换的那种。

来源:正大光明辰星O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