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生等于投毒”这句话,我原来只在群里听人喊,直到上周亲眼看见小区人工湖里漂着三只小龟壳,壳纹像被火烧过,才知道真有愣头青把“火焰龟”往水里扔。
“放生等于投毒”这句话,我原来只在群里听人喊,直到上周亲眼看见小区人工湖里漂着三只小龟壳,壳纹像被火烧过,才知道真有愣头青把“火焰龟”往水里扔。
那几只龟活像刚出锅的麻辣小龙虾,红得扎眼,可它们是巴西龟和纳氏伪龟的混血,吃得多、长得快,本地草龟根本不是对手。
我蹲湖边数了半小时,没见到一条本土小鱼。
保安说,去年湖里还有成群小鳑鲏,今年一条不剩。
龟倒越来越多,岸边全是被啃剩的螺壳。
回家一查,才知道这批“火焰龟”是直播间爆款,壳越晒越红,主播拿紫外线灯照五分钟,颜色立马升级,弹幕狂刷“买它”。
可没人提醒,这玩意儿一旦丢进野外,就是一台全天候开动的碎肉机。
再往下扒,发现不止火焰龟。
巴西锦龟、巴西鸡龟、巴西彩龟……名字一个赛一个萌,本质全是巴西红耳龟的亲戚。
它们共同点:能生、不挑嘴、耐污染。
实验室数据说,巴西锦龟在轻度臭水沟里活得比纯种锦龟还滋润,适应速度快两成。
翻译成人话:本地龟感冒,它直接进化出抗体。
最离谱的是巴西鸡龟,卖家说它“性格温顺适合混养”,结果有人把三只鸡龟和一只草龟放一起,两周后草龟尾巴被啃秃。
温顺?
那只是对人不咬,对同类下嘴黑着呢。
有人可能想:那我好好养,不放生不就完了?
现实是,爬宠圈退坑比脱单还快。
贴吧里天天有人免费送龟,理由千篇一律:搬家、分手、娃过敏。
接手的人未必懂行,转手再转手,最后总有人嫌麻烦,往河里一倒,完事。
甜甜圈龟更典型。
卖家吹它“冬天半休眠,省电费”,听起来像省电灯泡。
但低温只是让它吃得少,不是不吃。
开春醒来,饿得两眼发绿,湖里刚孵化的蝌蚪刚好当点心。
说到底,这些杂交龟就是外来物种的升级版,颜值越高,破坏力越大。
它们把巴西龟的“入侵”天赋点满,再加一层“萌系滤镜”,让人忘了本质。
真想养,可以,别放生,别繁殖。
哪天不想养了,挂闲鱼、送爬宠店,哪怕炖了都比放生强。
湖里的原生鱼没惹谁,不该给网红龟当自助餐。
一句话:再好看的壳,也包不住入侵者的牙。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