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画幅传感器的尺寸通常为 36×24 毫米,其面积为 36×24=864 平方毫米。一英寸传感器常见尺寸为 13.2×8.8 毫米,面积为 13.2×8.8 =116.16 平方毫米。
最近又有网友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在手机摄影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购买专业摄像设备还有必要吗?
我的看法是:
专业摄像设备和手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专业性。
所以,对于专业影像工作者来说,微单和数码摄像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对于专业需求来说,手机的画质太差了。
手机目前最大的传感器也就是一英寸,大家都知道底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传感器尺寸越大,则成像效果越好,画质越优秀。
全画幅传感器的尺寸通常为 36×24 毫米,其面积为 36×24=864 平方毫米。一英寸传感器常见尺寸为 13.2×8.8 毫米,面积为 13.2×8.8 =116.16 平方毫米。
也就是说,全画幅传感器面积是一英寸传感器面积的 864÷116.16≈7.44 倍。
换句话说,目前最牛叉的手机传感器,还不到全画幅传感器的七分之一,所以不论是画质、高感、动态范围、色彩深度等等,都是无法和专业设备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镜头的差别,手机受制于空间限制,最顶的镜头也就是只有绿豆大小,进光量不到一些全画幅镜头的百分之一,大家都知道,进光量越大,获得的信息也越多,画面色彩和层次也就越丰富,所以,手机再牛,和最差的相机在画质方面都无法相比。
当然,手机可以通过所谓的计算摄影来弥补镜头和传感器太小带来的不足,不过一些所谓的计算摄影,经常会出现一些伪造影像,也就是通过AI智能算法来填充的,是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这种情况在手机长焦拍摄中特别明显,如果是严肃创作,你希望拍到的照片是机器算出来的吗?
当然,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日常随拍来说,手机的画质基本够用,不需要买专门的数码相机,但是专业数码相机在长焦拍摄和夜景拍摄方面,永远吊打任何手机。在画质方面,手机拍摄的色彩和层次和专业相机相比,显得比较寡淡和苍白,缺乏细节。
如果购买手机,想要画质好(和手机相比) ,建议考虑一英寸大底的影像旗舰机型,比如说下面这几款;
至于专业数码相机,可选择就更多了,因为数码相机有M43,有半画幅,还有全画幅以及中画幅等,不同画幅也有专门拍照,专门拍视频,以及视频和拍照兼顾的机型。
下面这几款,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是性价比最高,而且也最值得考虑的几款:
如果大家嫌某多多价格太便宜了,可以去某东官方自营渠道买价格更贵的,当然,东西都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某东也有价格便宜的经销商渠道:
目前全画幅最便宜而且综合性能最突出的就是松下S5,对于预算不多的用户这是首选。
来源:最有料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