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半瓶水,还敢装资深评委指手画脚,这5位明星哪来的底气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12:00 2

摘要:2018年,音乐综艺《国风美少年》凭借“弘扬传统文化”的定位引发关注。

文|知微

编辑|先锋谷

混迹娱乐圈,名气重要,但实力更重要。

可偏偏有些人搞不清楚。

靠着所谓的名气,竟然敢指点专业选手?

01 岳云鹏

岳云鹏,已经从专业相声演员,变成娱乐圈的“杂牌选手”。

相声、唱歌、演戏、综艺...他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如今甚至出现在美食综艺《百厨大战》上,还成为评委?

单说岳云鹏出现在综艺上,并没有问题。

又或者他在美食节目当评委,也勉强可以接受。

可他面对的,却是五湖四海的专业厨师。

而岳云鹏只有品尝美食的能力,并无厨师经验。

更何况他点评淘汰的,还是全红婵的哥哥。

《百厨大战》中,全进华以村席大厨身份参赛。

而且是带着自家果园180天散养走地鸡制作的白切鸡。

但岳云鹏却觉得“肉太硬”,将全进华淘汰。

但全进华却觉得,广东当地的做法就是如此。

若是将评委的建议在广东饭店实践,必定会被投诉。

而两广地区的网友,也是力挺全进华的做法。

认为岳云鹏不懂粤菜精髓,哪来的底气妄加评论?

一方面,岳云鹏没有搞清楚地区特色就随意评论。

另一方面,他评价的对象,是奥运冠军的哥哥。

所以,岳云鹏成为众矢之的,更是遭受众多攻击。

回看岳云鹏在节目中的表现,他对美食诀窍完全不懂。

只是拿着自己的感受决定别人的“生死”。

甚至将与味道无关的因素,都当成评判的关键。

只可惜,他越是夸张,却越能说明他的“没底气”。

02 孟美岐

2018年,孟美岐在《101》中C位出道。

随后,她的事业一路飞升。

唱歌、演戏、综艺...成为“全能女王”。

甚至被嘲丑的情况下,还能演美女。

可见孟美岐在娱乐圈的咖位,非同一般。

所谓的流量,将孟美岐捧上高位,也为她带来自信。

等到2021年时,她已经成为音乐综艺中的评委。

此时,距离孟美岐出道才3年,代表作更是寥寥无几。

但那又怎么样,粉丝就是她侃侃而谈的最大底气。

网传孟美岐以导师身份点评歌坛前辈周传雄,并且将对方淘汰。

或许当时的周传雄不火,但他的资历,也容不得孟美岐冒犯。

所以舆论越演越烈,网友都质疑,孟美岐凭什么能点评周传雄?

随后,孟美岐回应,她并非导师,只是音乐合伙人。

节目从头到尾都没有对周传雄做出过任何点评。

甚至等到2024年,孟美岐依旧在回应曾经的风波。

对于误会,网友道歉。

但对于孟美岐,网友却依旧不肯原谅。

因为她的无礼已经摆在明面上。

不管有没有点评淘汰,两人的姿态早已形成鲜明对比。

周传雄在台上小心翼翼,孟美岐在台下跷二郎腿。

流量明星,在实力前辈面前,凭什么如此趾高气扬?

而孟美岐也必须要为此,付出“张狂”的代价。

所以,她后来在娱乐圈“消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03 王源

王源在TFBOYS中,是最尴尬的存在。

相比易烊千玺和王俊凯,他似乎早已掉队。

没能全面发展,唱歌还屡屡被嘲讽。

跑调、破音、烟嗓...王源的问题层出不穷。

甚至传言至今都没看到他毕业的消息。

但外界的争议,都无法撼动他的地位。

2021年的《谁是宝藏歌手》,王源成为推选人。

他拥有是否推荐的权力,也掌握生死大权。

可尚且稚嫩的王源,有何底气面对众多前辈呢?

就比如王源和陈楚生在节目中的位置。

当时,陈楚生因为解约官司而彻底沉寂。

但并不妨碍他在网友心中的地位。

毕竟他可是全国人民投票选出来的总冠军。

可如今却只能以选手身份“回炉重造”。

陈楚生爆红时,王源才刚出道。

可他再度站在舞台上时。

王源已成手握“生杀大权”的评委。

靠着流量,王源咖位飞升。

但在陈楚生面前,他依旧不够格。

“单飞”后根本没有代表作。

只会吃老本的他,凭什么当评委?

晚辈点评前辈,在哪个行业都算是无礼。

看着小毛孩坐在评委席,对自己的音乐评头论足。

陈楚生的内心,又是什么感受?

即便王源态度谦逊,他也难免有凄凉之意。

更别提明眼看透两人差距的网友。

对于陈楚生和王源的地位反差,更是无法接受。

04 鞠婧祎

2018年,音乐综艺《国风美少年》凭借“弘扬传统文化”的定位引发关注。

可谁料,担任“国风召集人”的鞠婧祎,却从节目开播起就深陷争议漩涡。

节目中,鞠婧祎的评委表现从专业度到个人行为都备受质疑。

面对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选手演奏《沧海一声笑》时。

她先称指法“像仙鹤”,转瞬又改口“像小燕子”。

前后矛盾的比喻让网友调侃“国风认知还停留在动物世界”。

而霍尊随后引用“轻拢慢捻抹复挑”的诗句点评。

前后对比之下,更是彻底凸显出鞠婧祎在国风素养上的差距。

她在节目中评判标准的飘忽不定,更让争议升级。

首期节目中,民族舞选手刘宇因失误,被鞠婧祎坚持评为白银。

而霍尊、张云雷均认为他的水准足以进入黄金班。

反之,唱功平淡的陈梓铭仅因“歌声温暖”,被她力荐黄金。

争议曝光后,网友认为鞠婧祎“德不配位”。

更是扒出她自称“会琵琶古筝”,但没有认证。

国风相关作品,也仅有包装后的造型呈现。

“连古琴基本指法都分不清,凭什么点评专业选手?”

自己只是个门外汉,也没有用心准备。

却靠着流量成为评委,又拿节目当成流量噱头。

名不副实的地位,最终却让鞠婧祎被反噬。

05 童瑶

从2019年凭《大江大河》获最佳女配角。

到2021年借《三十而已》摘得视后。

再到2025年以评委身份与陈宝国并肩。

童瑶完成“配角-视后-评委”的飞升。

但她想象中的羡慕和认可,却没能收到。

童瑶的评委身份争议,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她的实力。

对比陈宝国的“视帝大满贯”和作品含量。

童瑶的“分量”,显然太轻。

仅靠两部剧就登顶,然后就能评判影视圈奖项规则?

更关键的是,《三十而已》后,童瑶陷入“演技同质化”困境。

《叛逆者》提名飞天奖,却被观众嘲讽演技。

《心居》中与海清的对手戏被批“眼神空洞、情绪断层”。

《小日子》里的“都市精英”角色更是被指“换汤不换药”。

《足迹》中,童瑶更是在外形演技两个层面都被林允碾压。

她连自身演技都未达顶尖,哪来的底气去评判别人呢?

评委采访中,童瑶的表述也是不知所云。

对比其他评委的表述,童瑶甚至连避嫌都不懂。

但说到底,网友也没把童瑶放在心上。

觉得她当评委,只是为自己长脸。

而她的票、说的话,或许根本无人在意。

童瑶固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流量偶像”。

但她的资源与实力的不匹配,依然被看做“关系户”。

甚至让评委席也成为“明星镀金场”。

结语

在各类竞技舞台上,专业度本是立足根基。

可明星却带着“半瓶水”的认知,化身“资深评委”指点江山。

他们的底气,或许是源于流量赋予的盲目自信。

但观众的眼睛,从不含糊,更不在意流量压力。

缺乏真材实料的指手画脚,终会暴露短板。

唯有敬畏专业、沉淀自我,才能真正赢得认可。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