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亚迪不造四轮改骑两轮,Scorpio X1出来,105公里每小时冲你钱包。
比亚迪不造四轮改骑两轮,Scorpio X1出来,105公里每小时冲你钱包。
这速度不是跑赛道,是冲你买车的决心。
官方写105公里,实际跑105的人少,跑90的人多,写105是为了让你在同行面前抬头。
台铃、小牛、雅迪,国内电动摩托标120公里每小时的车不少,真能跑到105的没几辆,Scorpio把105写在最显眼的位置,就是告诉你:我不和低速老头乐一起玩。
电池72伏,容量5千瓦时,标200公里,实测160公里。
数字差40公里,不是工程师算错,是测试标准不同。
官方用40公里匀速台架跑法,消费者红绿灯加刹车,天气一冷再打九折,160公里才是你真正能用到的距离。
写200公里,是为了让想买的人心里先满足,下单后再慢慢接受缩水。
充电2.5小时到90%,用的是30安培快充桩。
普通家用插座只有10安培,拖一个晚上也充不满。
比亚迪把快充做成亮点,是为了让你去商场吃饭顺便充电,商场愿意装快充桩,比亚迪卖车顺带布局充电桩生意,一举两得。
售价9800美元,约七万一千六百元,对新加坡月薪六千新币的上班族相当于一个半月工资;对广州月薪八千元人民币的上班族,是九个月工资。
比亚迪把首发市场放在东南亚,是因为那边摩托车销量一年一千一百万辆,政策允许摩托上高速,105公里每小时合法。
中国很多城市禁摩,卖了跑不动,放着浪费。
Scorpio Electric负责外形,比亚迪负责生产,深圳工厂每天能下线五百辆,一条生产线三个月就能回本钱。
比亚迪赚代工费,Scorpio赚品牌溢价,两边都不亏。
新加坡公司出设计,是因为本地人工贵,做硬件没优势;中国人工便宜,做硬件天下无敌。
各取所需,这才是真实商业。
整车重量没有公开,业内猜160公斤左右。
105公里速度加160公斤重量,刹车必须用双通道ABS,不然摔一次就够住院费。
ABS成本一千五百元,比亚迪没说有没有装,留了一个坑等发布会再填。
再看对手。
宝马CE 04在德国卖一万三千欧元,速度也是120公里,电池8.9千瓦时,续航130公里。
Scorpio电池更小,续航更长,价格低一截,卖点就是便宜加续航。
宝马卖的是身份,Scorpio卖的是性价比,人群立刻区分。
国内消费者最关心能不能上牌。
工信部目录里没有Scorpio X1的影子,说明近期进不来。
比亚迪不急,先把国外订单吃饱,国内目录慢慢排队。
这样做是为了不触怒地方禁摩政策,避免正面硬刚。
总结一句话:一辆能跑105公里、实际160公里续航、七万出头的电动摩托,出现在东南亚街头,比出现在北京五环更合理。
比亚迪用海外市场试水,用代工模式轻资产进场,用高端定价筛选真粉丝,每一步都算得清楚。
七万多买一辆电摩,值不值?
来源:花前读书的求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