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平价日料”但人均几百,这网红店凭啥让人排队三小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14:53 1

摘要:生活在浙江金华的白领 霍多多 ,为了吃一顿寿司郎,每次都要先坐 1 小时的高铁抵达杭州,再坐 30 分钟的地铁到商场,最后还要排 3 个半小时的队。

生活在浙江金华的白领 霍多多 ,为了吃一顿寿司郎,每次都要先坐 1 小时的高铁抵达杭州,再坐 30 分钟的地铁到商场,最后还要排 3 个半小时的队。

前不久,她又约了几个朋友, “有人之前吃过寿司郎,还有人是第一次吃”,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寿司郎,吃空的盘子摞在一起高得已经超过卡座,“花了七八百元”。

别以为这种场景只在杭州有,早在去年 8 月就开业的 北京寿司郎同样火爆,在工作日和周末的下午,有意思报告分别前往位于朝阳大悦城和西单大悦城的两家门店,排队大屏显示等待时间均超过 180 分钟。

寿司郎预约火爆

|图源:寿司郎小程序截图

在寿司郎小程序上,提前预约 的时间更是 一直排到了下个月。

一位经过寿司郎门店的路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开业 1 年了, 寿司郎为何还是这么火?

01

平价寿司人均要 100+

很多时候,寿司郎都被称为 “寿司界的萨莉亚”,是平价寿司的代表。

从产品来看,寿司郎单品的价格带的确多为 10 元、 15 元和 20 元,今年寿司郎破圈的一大功臣也是 3 月推出的不限盘数的 8 元焦糖鹅肝。

不过有意思报告对比发现,寿司郎单价虽实惠,客单价却并不低。北京白领田鑫从事 AI 硬件工作,生活圈一直在海淀区,寿司郎中关村店开业后,她基本每周去吃一次,人均花费都在一两百元。

这一数字在寿司赛道中是处于高位的。据红餐大数据,在整个寿司行业中,人均消费 100 元以上的寿司门店占比只有 9.5% ,寿司郎正在其中。

而有 53.7% 的寿司门店人均消费都在 35 元以下,比如门店数达到 2044 家的 N 多寿司和门店数为 653 家的鲜目录寿司等。

寿司郎的平价更多是站在收入较高的白领群体角度去衡量的。中关村大融城没开寿司郎前,田鑫跟男友周末吃的大多是烤肉、火锅或者各类炒菜, “算下来人均花费跟寿司郎差不多,基本也要一两百元,这么一看,寿司郎价格很正常”。

霍多多一直喜欢吃日料,以前吃人均三四百元的贵价寿司或者日料自助, “平均下来3个月才能吃一次”,但现在,只要想吃寿司郎就能去。“寿司郎可以算作是‘漂亮饭’的一种,这个价格不算贵”。

横向观察其他寿司品牌, 8 元、 10 元的寿司单品也未必能吸引客流。

滨寿司门店价目表 | 高越 摄

定位相似的滨寿司在门店墙上同样贴着 “全场商品 10 元起”的价目表,并推出了 8 元低价系列,其中,“特惠火炙柠檬薄盐大鲜虾”“飞鱼籽大鲜虾”都标价 8 元。除此之外,几款乌冬面的价格分布在 10-15 元,也比寿司郎更低。

但据有意思报告观察,工作日下午滨寿司门店外并没有排队,店内上座率只在 50% 到 60% 。

池田寿司门店 | 高越 摄

与寿司郎同在一个商场的池田寿司,人均消费只要 34 元左右,门店还推出“特价一元天天有”的活动——“金枪鱼寿司”“三文鱼沙拉寿司”都只需 1 元。有意思报告发现当天下午半小时内,只有外带窗口零星有几单售出,堂食区域一直是空无一人。

那么,寿司郎为何这么火?

02

8 元鹅肝才是王牌

只要刷社交平台,就很难不注意到寿司郎。

在田鑫的朋友圈中,寿司郎的 “曝光率”很高。在周末,为了吃到这家餐厅,朋友们会驱车 1 小时从海淀区来到朝阳区,再排队四五个小时,“感觉很疯狂”。在深圳从事设计工作的吴松雨更是隔三岔五就能刷到朋友们晒图。“当时就很好奇:到底有多好吃?”

被吸引到的吴松雨再打开小红书,更发现寿司郎的推送铺天盖地, “好像只剩下我没吃过了”

与麦当劳的 “麦门信徒”和肯德基的“疯四文学”类似,在社交媒体上,寿司郎也有属于自己的粉丝群体。

喜欢吃寿司郎的人会互相玩梗互动,彼此心照不宣地对暗号、开玩笑,甚至在网络上发起吃鹅肝挑战和建高塔挑战,比拼谁吃的鹅肝多、谁的空盘摞得更高。

建高塔照片,不同颜色的盘子代表不同价格带 | 图源: 受访者

寿司郎官方账号也擅长 “整活”,会玩一些“饿疾消除”“奖励性人格”等网络热点。如今,账号粉丝量已经达到 106.1 万,比麦当劳的 76.4 万粉丝量还多。

就连寿司郎被称为 “ i 人天堂”的一人食卡位,都是寿司郎的专门设置。“鉴于近年单人用餐需求显著上升,从店面规划到服务运营,皆兼顾单身客群体验。”寿司郎表示。

但 “玩梗”“整活”在如今的餐饮业并不算特长,运营层面还需要一个抓手。而 8 元鹅肝,正是寿司郎最大的王牌。

在寿司郎官方账号,几乎每条帖子下都有关于鹅肝的评论: “ 8 元鹅肝什么时候再出?”“鹅肝能不能全国上!”

吴松雨告诉有意思报告,鹅肝在日料中是个很重要的单品, “一般寿司店,鹅肝都是 1 个起卖或者 2 个 35 元,但寿司郎鹅肝只要 8 元 / 个,这个价格会让人觉得赚了”。

靠着这么一款引流产品,寿司郎就轻松在年轻人心中烙下了 “高性价比”的印象,至于总价可能不便宜,早就让消费者抛之脑后。

位于川渝的一位寿司郎门店兼职员工也透露,门店刚开业时并不太排队,因为川渝地区对寿司的接受度不算太高,但鹅肝促销出了之后,门店就开始排队了。

寿司郎发帖 | 图源:小红书 截图

寿司郎向有意思报告分享了门店经营的心得: “公司会采用网红爆款组合攻略,打造稀缺性、猎奇性和创新融合菜单品,以此来精准切入社交传播热点。还会通过头部美食博主的体验扩散,达到人传人式的口碑传播,让品牌曝光指数型增长。”

03 真正的考验来临

不过这种网红餐厅常用的打法,非常考验餐厅的运营管理水平。

8 月 26 日 下午 3 点左右 ,寿司郎西单大悦城店突发点餐系统故障 。起初 门店预计 10 分钟 就 可以恢复。但事实 却是, 过了 1 小时后点餐系统仍未正常运行,门店只能通过手写菜单形式 为客人 点单 。

但此时 菜单 却 供应不足 ,而且由于改为人工点单, 加餐反馈也不够及时。 到 后来 ,甚至 结账机器也出现故障,只能由员工进行手动结算 。

寿司郎点餐系统出现故障 | 高越 摄

虽然这只是寿司郎某一门店的突发问题,但也从侧面显露出当客流量较大时,门店应急能力上的不足。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告诉有意思报告:寿司郎作为网红餐饮会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 “排队体验失衡”,排队时长超一两个 小时,易引发消费者耐心耗尽、就餐体验打折,尤其高频客群可能因时间成本放弃复购;

二是低价与成本的矛盾 ”,若食材成本上涨或供应链不稳定,可能面临“涨价流失客群、不涨价压缩利润”的两难;

三是 “网红热度消退风险”,新鲜感易随时间减弱,若缺乏核心体验支撑,可能陷入“排队降温、客流下滑”的问题。

其中第三条或许是最要命的。

对任何一个餐饮品牌来说,复购是最关键的。

有意思报告走访北京多个寿司郎门店,询问了十几位正在排队的消费者,在复购原因中,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新鲜感。

从 5 月至今,吴松雨平均每个月要去吃一到两次寿司郎。抛开公司楼下的几家连锁快餐,这几乎是她去的频率最高的餐厅。这与寿司郎官方账号持续不断地上新有关。

寿司郎每个月都有活动,一种是推出新菜品、新促销,比如每个月限时上新的必吃促销白碟 —— 7 月的 8 元“寿司烧肥牛配香鹅肝”、 6 月的 8 元“特选炙烧鳗鱼”等;另一种是推出新联名,比如寿司郎与《排球少年》推出联名套餐或者是新的扭蛋抽奖。

在吴松雨看来, “每次去寿司郎能吃到新品,就能一直保持新鲜感”。

但这也直接导致,消费者对新鲜感始终处于 “饥饿”状态。也就是说,寿司郎必须不停上新和促销,才能一直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和复购欲望,否则消费者就会降低光顾频率或者转投他家。

最近 1 个月,吴秋雨对寿司郎的新活动比较无感,所以一直没有去过。其他消费者也表达了相似观点。

当消费者对寿司郎不再有特殊的好感时, 寿司郎 和其他品牌就会回到一条起跑线。近期,消费者们呼唤 8 元鹅肝全国回归未果后, 寿司郎账号每条帖子的评论区都会涌现大量不满评价, 说不吃寿司郎了, 要去选择滨寿司和元气寿司。

在餐厅定位、菜品打造和目标客群上,寿司郎与滨寿司都比较相似,甚至在代金券的加持下,滨寿司的客单价还稍低一些,这都会吸引一部分寿司郎的消费者群体。

詹军豪进一步补充,当前消费者多因新鲜感复购,将对寿司郎的上新能力提出高要求。高频率上新需持续投入研发,若新品口感、性价比不及预期,反而会消耗消费者信任;频繁促销也可能让消费者形成 “非促销不消费”的习惯,压缩利润空间或损害品牌口碑。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