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亲们,咱种花生啊,就像伺候老闺女出门子,前期水肥管理是攒嫁妆,后期这临门一脚——收获,那可是最关键!收早了,荚果瘪得像饿肚子的蚂蚱,一包水,没分量,晒干后一扬,全是皮!收晚了,更糟心,花生果掉土里捡不起来,发芽的发芽,霉烂的霉烂,辛苦大半年,全打了水漂。
乡亲们,咱种花生啊,就像伺候老闺女出门子,前期水肥管理是攒嫁妆,后期这临门一脚——收获,那可是最关键!收早了,荚果瘪得像饿肚子的蚂蚱,一包水,没分量,晒干后一扬,全是皮!收晚了,更糟心,花生果掉土里捡不起来,发芽的发芽,霉烂的霉烂,辛苦大半年,全打了水漂。
俺是小迪,大学毕业后就好研究咱地里的这些事儿。今儿咱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专业词,就用地头的大白话,跟各位老把式、婶子大娘们唠唠,咋样才能把这花生的收获火候,拿捏得死死的!
一、 收早了收晚了,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先说说这心急的害处。瞅着花生秧子还挺绿,心里痒痒就想刨?不行!这时候花生仁还在“灌浆”长个呢,就像没蒸熟的馒头,你提前揭了锅,它肯定瘪啊!榨油不出数,卖果没人要,嚼着都嫌嫩,亏大了!
那收晚了啥样?秧子都干巴成柴火了,叶子掉得精光,你再去刨,一撅头下去,本该带出来一嘟噜花生果,结果土里埋了一半!全自个儿脱落了。这落果的花生,你得用小耙子一点点搂,费工费时不说,根本搂不干净,十成得丢两三成。要是再赶上一场秋雨,土里的花生立马发芽霉变,一年心血全泡汤!
所以说,这收获时机,差个三五天,产量和品质就能差出一大截!不会看?没关系,俺教你几招土办法,比看日历还准!
二、 “荚果成熟度鉴定法”——老农的看家本领,一学就会!
啥鉴定法?说白了就是教您咋看花生长没长“成”。咱主要看四点:
第一招:看秧子——“老态龙钟”才正
这就像看人老了头发会白一样。花生老了,它的秧子也会出现“老相”:
顶部停长:秧子最顶端的新嫩叶片,基本不咋长了,没了那股嫩乎乎的劲儿。
中部变黄:从中间的叶子开始,不是那种病态的黄,是自然的、油亮亮的黄绿色。
底部落叶:最底下的老叶子,开始正常地发黄、脱落。注意啊,是正常脱落,不是得病那种斑斑点点的掉。
如果整棵秧子大部分叶子都青绿青绿的,那说明它还“年轻”,正在使劲长,可别动它!如果叶子全干枯了,一碰哗哗掉,那恭喜你,睡过头了,它早就熟过头了。
第二招:挖果看——“麻屋子”和“红帐子”
这是最准的一招!随便在地里挖几棵有代表性的花生秧,仔细观察它的荚果:
看果皮:大多数的花生果外壳,那纹路又深又清晰,颜色不再是嫩白色,而是变成了淡淡的黄色,甚至有点“铁锈色”,摸着感觉硬邦邦、糙乎乎的,像个结实的小麻屋。如果果皮白白嫩嫩,纹路浅,一掐就冒水,那指定没熟。
听响声:摘下一个果,放耳朵边摇一摇,如果听到里面“咔哒”轻微的碰撞声,说明仁和壳分离了,仁也硬实了。如果摇着没声,说明仁还嫩,贴着壳长呢。
第三招:剥开看——“白胖子”穿上红衣裳
随便剥开几个荚果,看里面的花生米:
看种皮颜色:最里面的花生仁,外面那层薄薄的红衣(种皮)颜色要鲜亮,而且是全红的了!如果大部分仁的红衣只有头部一点点红,身子还是白的,那就还得再等等。
摸仁硬度:用手指头轻轻掐一下花生米,感觉硬硬的,很扎实,用牙一咬,嘎嘣脆,香味足。如果一掐一个印,还冒白浆,吃着有生味,那就是没熟透。
第四招:算日子——“心里有本明白账”
咱平时播种的时候,就得留个心眼。一般普通大花生,从播种到收获大概要130天左右;小珍珠花生(有些地方叫小花生)大概120天左右。咱可以从播种那天开始,在日历上画个圈,到了这个日子前后,就赶紧结合前面三招去地里验货,这就八九不离十了!
三、 实战操作:瞅准天气,颗粒归仓!
好了,通过上面几招,咱确定花生可以收了。别急,最后一步也很关键!
1. 瞅准天气:一定要看未来3-5天的天气预报!找连续晴天的时候刨。刨出来能立马摊开晒,最快速度把水分降下来。最怕刨出来遇上连阴雨,花生荚果很容易捂霉,那可真叫欲哭无泪。
2.试刨一两棵:拿不准的时候,先别大规模动工。挑不同地方刨一两棵看看,如果八成以上的荚果都符合熟了的特征,那就别犹豫了,赶紧安排机械或者人力,集中收获!
3. 晾晒有讲究:刨出来最好带着秧子晒一两天,让秧子里的养分再往回送送。晒到秧子软了,再摘果。摘果后要勤翻动,确保晒得均匀,咬开仁嘴里嘎嘣响,含水量低于10%,才算安全,能入库储存。
乡亲们,种地是个辛苦活,但也是个技术活。把关键环节抓住了,就能省大力气,多打粮食多卖钱!希望小迪这点经验,能帮您今年稳稳当当地把花生收回家,颗粒归仓,笑呵呵地数票子!
小迪只是把老师和老农们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块地,由于各地土壤、气候、品种和管理不同,收获时间会有差异。上面说的天数是个大概范围,您最好还是以地里的实际情况为准,先试刨几棵看看最把握!
来源:小迪美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