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电油耗5.67升!车长超5米配63度大电池,25万买岚图追光L值不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7 15:32 1

摘要:成都车展上,岚图追光L成了展台焦点。很多朋友给我发消息问:“25万起步,这车值不值?”今天咱们不搞噱头,认真分析一下这台车到底能不能成为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里的“潜力股”。

成都车展上,岚图追光L成了展台焦点。很多朋友给我发消息问:“25万起步,这车值不值?”今天咱们不搞噱头,认真分析一下这台车到底能不能成为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里的“潜力股”。

外观:尺寸够大,但豪华感还差火候

追光L的外观被官方称为“鲲鹏展翼”,看着确实霸气。车长超过5米,轴距3米出头,完全是中大型轿车的身板。放在车展现场,气场不输BBA的入门级轿车。

但问题在于:豪华感不是简单靠大尺寸和镀铬件堆出来的。我在现场听到不少观众说“气势有了,但没那么精致”。就像西装,版型重要过面料,设计留白往往比堆料更高级。追光L在这方面还需要打磨,否则很容易被人贴上“有点用力过猛”的标签。

智能化:华为是最大卖点,但资源分配存疑

这次追光L最大的动作,就是和华为合作,搭载乾崑ADS高阶智驾和鸿蒙座舱。

这套系统我之前在问界M9上体验过,城市环路的自动变道、泊车逻辑都挺自然,算得上是国内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对岚图来说,能快速补齐短板,是个好消息。

但这里有个现实问题:问界、智界都是华为的“亲儿子”,在资源分配上岚图算是“干儿子”。技术可以共享,但在调校、适配和持续迭代上能不能享受到同样待遇?这就不好说了。要是功能上线没问题,但体验和细节打了折扣,那消费者会立刻拿岚图和问界对比,到时候压力反而更大。

动力与能耗:大电池是优势

动力上没啥新鲜的,1.5T增程器+前后双电机,是插混轿车的主流配置。亮点在电池,岚图给了 63度的三元锂电池。

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标到410公里,实际开个300公里问题不大。对比竞品,比亚迪汉DM-i大电池版是44.9度电,深蓝SL03增程的电池在28度上下。岚图这63度电,基本是“同级最大”,对那些希望日常用电、长途用油的用户来说很友好。

再看馈电油耗,官方数据是5.67L/100km。考虑到这是一台5米多长的中大型轿车,这个成绩是合格的。比起汉DM-i的小电池版本确实要高一些,但结合电池容量和整车定位来看,差距并不算大。

我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你一年行驶2万公里,其中1.5万公里走电,5000公里走油,那电费+油费的使用成本并不会比汉DM-i高多少。这部分其实是岚图追光L最大的“隐形优势”。

品牌与市场:短板明显

岚图最大的问题,不在车,而在品牌。

消费者买车时,除了看配置和参数,还会问一句:“这个牌子靠谱吗?”比亚迪、特斯拉、小米,大家心里都有基本认知。但岚图,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东风旗下的高端品牌”,然后没了下文。

销量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很稳定,却始终没冲起来。这次追光L拉上华为,显然是想借势。但市场上打着华为光环的车已经不少:问界卖得火,智界声量也大。消费者会自然产生疑问:既然预算差不多,为啥不直接买“亲儿子”?

对手分析:竞争环境极其激烈

如果追光L定价在25万起步,那它会遇到的竞争对手有:

• 比亚迪汉DM-i大电池版:品牌声量强,保有量大,二手保值率更稳。

• 深蓝SL03增程:价格更低,科技感更突出,适合年轻群体。

• 小米SU7增程版(未来可能推出):自带互联网基因,智能化标签更鲜明。

• 问界M7/M9:华为亲自操刀,智能驾驶和座舱体验已经跑在前面。

在这种环境下,追光L要突围并不容易,光靠大电池和华为智驾,未必能打动更多消费者。

我的观点:产品靠谱,但翻盘难

总结一下,岚图追光L有三个亮点:

1. 大尺寸,气场足;

2. 63度电池,续航实用;

3. 华为智驾,补齐短板。

但也有三个隐忧:

1. 设计审美有争议,豪华感不够纯粹;

2. 品牌号召力不足,消费者信任度低;

3. 竞争环境激烈,差异化还不够明显。

如果你注重大电池和智能化,对品牌溢价没太大要求,那追光L值得考虑。反过来,如果你想买的是“保值、口碑和确定性”,那比亚迪、小米、甚至问界,可能是更稳的选择。

就我个人判断,追光L能在销量上带来一些增量,但要想凭它完成岚图的翻身仗,难度不小。更可能的情况是,它成为岚图现有体系里“最能打的一台”,但不会改变整体格局。

最后一句话

买车就像找伴侣,有人看重的是颜值,有人看重的是性格。追光L优点和短板都很明显,你要是对它的亮点恰好有需求,那25万买下来值。如果你更看重大品牌的确定性,那可能它就不是最优解。

兄弟们,你们觉得呢?25万预算,岚图追光L在你们清单里能排到第几?

来源:闲弟说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