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友锐评吴京是“唯一一个没当过兵却得了战后创伤综合征的”。吴京贡献的名场面数不胜数:野外生存、"把人干了"的经典台词、采访中将"暧昧"读成"暖味"等。
许久不露面的吴京又掀起了一股二创热潮。"枪炮是不长眼的,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等台词被改编成各种爆梗。
网友锐评吴京是“唯一一个没当过兵却得了战后创伤综合征的”。吴京贡献的名场面数不胜数:野外生存、"把人干了"的经典台词、采访中将"暧昧"读成"暖味"等。
过去十年的电影圈,若论话题度,吴京算是最具争议的一个,但鲜少有人知道,他也是最赚钱的一个。十年间,吴京实现票房与片酬双丰收,更有一年内片酬从一百万跃升至一千万的传奇。
同样被多数人忽略的是,近期吴京上映了一部影片——不同于以往的票房爆炸,该片匆匆上映后迅速撤档,而这部影片背后,恰是吴京极具智慧的商业逻辑的最佳体现。
翻开吴京近十年的历程会发现,相比演员、导演这两个身份,他更像是一位眼光极其狠辣、出手极为精准的商人或操盘手。
靠着几次关键的"追涨杀跌",吴京在十年内迅速聚拢超20亿财富,甚至为此曾充当过后来被他痛批的"奶油小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京的商业帝国,看看他如何在短时间内从三流演员崛起为票房皇帝,又为何在今年成为恶搞的首选对象?
1974年,吴京出生于北京的武术世家,自幼好耍刀枪棍棒,8岁开始习武,15岁加入武术队,师从李连杰的同门师兄吴彬。
练武期间他多次受伤,甚至一度下肢瘫痪。1995年,21岁的吴京通过师傅的资源进入演艺圈,先后出演《功夫小子闯情关》《太极宗师》《小李飞刀》等作品,却始终不温不火。
2000年,无奈之下的吴京转战香港演艺圈,但彼时李连杰、甄子丹等前辈正值巅峰,他出头机会极少。即便2007年凭借《男儿本色》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仍属"叫好不叫座"的小角色。
演艺事业不顺,吴京不愿再看他人脸色。2008年,他自导自演《狼牙》,费尽心思拉来300万美元投资,最终内地票房421万、香港票房231万,血亏1800万。
这一年,吴京已34岁,而同为武打明星的李连杰、成龙在这个年纪早已名满天下。当演员不行,当导演也不行,吴京一度陷入无人邀约的尴尬境地。
2012年,为求突破的吴京转拍电视剧,军旅剧《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出炉,"何晨光的枪"这一名场面就此诞生。
剧中吴京几乎全程"在装枪的路上",效果却出奇的好——他凭借"何晨光"一角迅速提升知名度,打开了流量的"潘多拉魔盒",从此成为"没当过一天兵,却自称战场创伤后遗症最严重"的演员。《我是特种兵》的成功让吴京形成路径依赖。
2015年,他压上全部身家(将住房抵押)自导自演《战狼》,凭借五一档票房成为当年电影界黑马;2017年《战狼2》再度来袭,以56.94亿票房创下中国影史新纪录。
此后,依托《流浪地球》《长津湖》等一系列电影,吴京每部作品均获利颇丰,加上每年代言费,保守估计资产增长超20亿。
2015年堪称吴京事业的元年——从籍籍无名的小角色,到凭借《战狼》系列成为中国首个达到300亿总票房的演员。
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战狼》的成功并非仅靠影片本身。对比同样超300亿总票房的沈腾,其成名作《夏洛特烦恼》至今仍被反复重播。
而《战狼》更像一阵风,起时声势浩大,吹过便消散。支撑《战狼》成功的,更多是背后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原理。
2010年,中国GDP历史性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百年来"积贫积弱"的愤懑仍未完全消解,影视剧恰好成为情绪宣泄口。
在国力增强、不再受外辱的背景下,观众通过支持《战狼》的票房抒发家国情怀——如同结婚时的钻戒,《战狼》成了"中国强大起来"的象征,且能被观众直接感知。
因此,吴京的票房爆发本质是踩中了民族自信心提升的时间节点,而非其演技或导演水平在两三年内突飞猛进。
吴京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战狼》成功后,他的电影始终围绕"家国情怀""军旅"主题展开。他如同股市中敏锐的散户,看准机会便重仓投入,对优质题材反复操作且获利颇丰,堪称"牛散"。相比演艺圈"干啥赔啥"的李亚鹏等人,吴京的商业天赋堪称顶级。
今年八月暑期档,吴京出品并参演的《再见,坏蛋》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他投资超500万,预计分红仅9万(不够剧组盒饭钱),面对严重亏损却未追加投资或加大宣发,而是"苗头不对便果断撤档止损",这在股市操盘手中也堪称纪律性典范。
综上,吴京在演艺界的成功,本质靠的是商业天赋。当观众重新审视他"仅为演员"的角色时,舆论吐槽便不可避免。
而吴京对市场风向的把握极其精准:年轻时流出的采访多为"奶油小生"模样,发现不讨喜后便走向另一极端,极力打造"猛男形象",且商业上确实卓有成效。不过若将他放在其曾批评的"饭圈"语境中,"没当过兵却自称兵"的矛盾,或许正是争议的根源。
吴京清楚观众想看什么,通过"夸大护照含金量"等方式精准刺激爽点,引导消费。至于"独立女性"等话题,不过是"家事"与"国事"的不同叙事。
但"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或许已过去——在当下大环境中,人们更明白大话、套话、空话代替不了柴米油盐,代替不了工作与生活。
当宏大叙事的气球被现实的苦累刺破,无尽的落寞便成了必然。你说呢?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