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点牛市来了?寒武纪暴涨110%超茅台!宁王都自愧不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20:02 2

摘要:3800点的A股,比夏天的三伏天还热。上证指数创2016年来新高,寒武纪单月暴涨110%把茅台拉下“股王”宝座,散户群里有人晒收益截图笑得合不拢嘴,有人拍大腿喊“又踏空了”。就在这热闹劲儿里,民生证券一份研报像盆冰水泼过来:“牛市可能处在中继再吸筹阶段”。翻译

3800点的A股,比夏天的三伏天还热。上证指数创2016年来新高,寒武纪单月暴涨110%把茅台拉下“股王”宝座,散户群里有人晒收益截图笑得合不拢嘴,有人拍大腿喊“又踏空了”。就在这热闹劲儿里,民生证券一份研报像盆冰水泼过来:“牛市可能处在中继再吸筹阶段”。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别急着狂欢,市场可能要“歇口气”,但长期或许还有戏。这话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咱们掰开揉碎了聊,从寒武纪的“神话”聊到9月的钱袋子,保证让你看明白这波行情的底牌。

一、先聊最火的“股王”:寒武纪凭什么暴涨?估值里藏着多少泡沫?

这轮行情最魔幻的一幕,莫过于寒武纪股价超过茅台。一个成立才几年、连年亏损的AI芯片公司,凭什么市值碾压盈利超千亿的茅台?研报里用了个“二阶永续增长模型”,听着挺唬人,其实就是算:要支撑现在的股价,寒武纪要赚多少钱?结果出来吓一跳——无论是用当前市盈率(PE_TTM)还是预测市盈率(FY1)算,市场给寒武纪的隐含业绩增速,竟然比2020-2021年的宁德时代还高!

宁德时代是什么概念?那是新能源风口最猛的时候,一年能赚几百亿,增速动不动翻番。寒武纪呢?2023年亏了10个亿,2024年上半年又亏了5个亿。现在股价炒到天上去,相当于投资者赌它未来能像当年的宁德时代一样“坐火箭”。但问题来了:AI芯片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真能和新能源电池比吗?机构说得委婉:“当前市场反映的业绩增长预期相对较高,建议理性看待乐观情绪与潜在波动风险。”翻译过来就是:这预期打得太满了,再涨下去可能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散户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追热点”。看到“AI”“算力”就热血沸腾,忘了问一句:这公司到底能不能赚钱?寒武纪的暴涨,本质上是流动性宽松下的“炒预期”——钱太多没地方去,就往故事讲得最动听的地方涌。但历史早就证明,故事讲得再好听,最终还得靠业绩兑现。当年的“神股”暴风影音、乐视网,哪个不是从天上跌回地下?所以啊,看到“新股王”别眼馋,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承受“从云端跌落”的风险。

二、这轮牛市到底是谁在“撑腰”?流动性宽松还能撑多久?

研报里有句话很关键:“本轮牛市流动性为主导”。啥意思?就是说现在股市上涨,主要靠“钱堆出来”,而不是企业盈利真的好到爆。今年以来,央行放水、利率下行,市场上的钱变多了,炒股、买基金的人也多了,股价自然被推高。但企业景气度呢?“基本见底但仍处于较低位置”——简单说,公司赚钱能力还没跟上股价涨幅。

这就像给花浇水,水浇多了枝叶会疯长,但根没扎牢,一旦停水就容易蔫。研报说“长周期维度看,流动性没有明确收紧迹象之前,市场见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这句话是重点!现在的关键是央行会不会“拧紧水龙头”。如果接下来继续降息降准,钱还这么多,股市可能还能蹦跶一阵;但要是哪天央行说“不能再放水了”,那就要小心了。

怎么判断流动性会不会收紧?看两个信号:一是通胀,要是CPI、PPI开始往上冲,央行可能会担心“物价涨太快”而收紧货币;二是经济数据,要是GDP、就业数据大幅好转,说明经济不需要“放水”刺激了,流动性也可能退潮。现在来看,通胀还在低位,经济刚有企稳迹象,所以流动性宽松大概率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但记住:“久涨必跌”是股市铁律,靠钱堆起来的行情,涨得越猛,回调的时候可能越狠。

三、市场已经“疯了”?两融爆表背后的风险有多大?

最近炒股的人可能都发现了:身边借钱炒股的人变多了。这事儿在数据上也有体现:“两融成交额占全市场成交比例持续攀升”。两融就是融资融券,简单说就是“加杠杆炒股”——用借来的钱买股票,赚了翻倍赚,亏了也翻倍亏。

研报提醒:“市场交易存在过热现象,历史经验来看调整后短期内再大幅上涨概率较低,或进入中继再吸筹阶段”。“中继再吸筹”是啥意思?就是说现在市场太狂热了,可能需要“歇一歇”,消化一下获利盘,让新的资金进来,然后再继续涨。但如果两融热度“骤减”,那些靠杠杆炒起来的板块(比如TMT、AI)可能会“闪崩”。

举个例子:2015年牛市的时候,两融余额一度超过2万亿,后来监管层一查杠杆,两融资金疯狂出逃,股市从5178点暴跌到2638点,多少人爆仓血本无归。现在虽然没2015年那么夸张,但两融占比持续攀升,说明市场风险偏好已经到了高位。对普通散户来说,千万别跟着加杠杆!你用自己的钱炒股,亏了最多套牢;要是借了钱炒股,一旦回调,可能连本金都赔光,甚至背上债务。记住:股市里活得最久的人,往往是“不加杠杆、不追高”的人。

四、9月股市会怎么走?先跌后涨?哪些板块能“抄底”?

研报对9月的判断是:“或先下后上”。为啥会先跌?因为“当下市场处于超买回调”——简单说,之前涨太多了,很多股票价格已经偏离价值,需要回调一下;等回调到支撑位(比如某个关键均线、前期低点),如果有资金进来抄底,可能会再涨上去。

具体到板块,研报的“胜率赔率策略”推荐了6个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计算机、通信、轻工制造、钢铁。这些板块有个共同点:要么是“预期成长”(比如计算机、通信,故事讲得好,未来增速预期高),要么是“周期反转”(比如钢铁、有色金属,受益于经济企稳、需求回升)。

但有个重要变化:“9月继续推荐预期成长风格,不再推荐实际成长风格”。“预期成长”和“实际成长”有啥区别?“实际成长”是现在已经赚很多钱的公司(比如之前的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预期成长”是现在可能不赚钱,但未来可能赚大钱的公司(比如AI、算力相关的企业)。为啥不推荐“实际成长”了?因为这些公司的股价已经涨了很多,“优势差开始回落”——简单说就是“性价比不高了”。

另外,研报还提到“看好预期成长,小盘或仍有优势”。今年以来,小盘股一直比大盘股涨得好,为啥?因为钱多才炒小盘股,大盘股盘子太大拉不动;而且小盘股“故事多”,容易被资金炒作。只要流动性宽松、风险偏好高,小盘股可能还会继续“狂欢”。但小盘股波动大,涨得快跌得也快,心脏不好的人慎碰!

五、除了股票,9月还能买啥?黄金、地产、海外市场怎么看?

股市之外,研报还提到了其他资产的机会和风险,咱们挨个说:

黄金:适当提高仓位。研报说黄金“经历了4个月盘整后出现突破迹象”。为啥看好黄金?一是美国财政扩张、国防支出增加,可能推高通胀预期,而黄金是抗通胀的;二是技术面上,黄金盘整了这么久,一旦突破关键价位,可能会有一波大涨。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买黄金ETF(比如华安黄金ETF、博时黄金ETF)是比较方便的方式,不用真的去买金条金首饰。

地产:行业压力明显上行。房地产行业压力指数0.708,“供给侧压力受土地市场降温而上升,需求侧压力受个人住房贷款负增而上升”。简单说:开发商拿地少了,老百姓买房也不贷款了,房地产市场还在“寒冬”里。所以啊,地产股、地产基金短期内别碰,什么时候看到“土地市场回暖”“房贷负增转正”,再考虑也不迟。

海外:印度市场别碰。“印美关税不确定性大,印度股权外资流出”,NIFTY50指数8月跌了1.38%。外资都在跑,说明印度市场风险很大,现在去“抄底”就是“接飞刀”。相比之下,美股、欧洲股市虽然也有波动,但经济基本面比印度好,要是想配置海外资产,还是优先考虑发达国家市场。

六、给普通投资者的3条“保命建议”

说了这么多,最后给大家总结几条实操建议,尤其是对散户朋友:

别追高“妖股”:寒武纪这种单月涨110%的股票,看着热闹,但估值已经上天,普通人进去就是“接盘侠”。与其追这些“妖股”,不如关注研报推荐的高胜率高赔率行业(电力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等),找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股。

别加杠杆:两融余额爆表,说明市场已经很疯狂了。杠杆是把双刃剑,赚钱的时候让你爽,亏钱的时候让你哭。记住:用自己的闲钱炒股,亏了也不影响生活,这才是长久之道。

资产配置要“雨露均沾”:别把所有钱都投进股市,尤其是现在市场波动这么大。可以分一部分钱买黄金ETF抗通胀,一部分钱买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当“现金储备”,剩下的再炒股。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就算股市跌了,其他资产可能还能涨,对冲风险。

最后再啰嗦一句:研报说“牛市或处中继再吸筹阶段”,意思是可能还要调整,但长期或许还有机会。对咱们散户来说,别想着“精准逃顶抄底”,那是神仙才干得了的事。咱们能做的,就是控制仓位、不追高、不加杠杆,在市场疯狂的时候保持冷静,在市场恐慌的时候看到机会。记住:股市里赚钱的机会永远有,但本金一旦亏光,就再也没机会了。

3800点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只是股市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与其天天盯着K线图焦虑,不如静下心来研究公司、学习理财知识。只有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才能在股市里“活下来”,甚至赚到钱。最后祝大家9月投资顺利,钱包鼓鼓!

来源:倪卫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