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这些年近百岁的老兵看阅兵,一番话让人泪目…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20:36 1

摘要:9月3日当天,95岁高龄的董贵隆老人受邀与杭锦后旗人民武装部干部职工、民兵、应征青年一同观看直播。1945年,他先后参加晋察冀军区反攻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在枪林弹雨中英勇作战,头部和胳膊均被子弹击穿。

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忆往昔战火 看今朝荣光

对年近百岁的老兵

董贵隆、蔺希坤、刘锁子

张三再、陈元书、欧德清而言

九三阅兵活动的意义远超寻常

早在清晨

他们便怀着激动心情

守在荧幕前

只为第一时间见证那震撼人心的时刻

95岁参战老兵董贵隆——

“正如我们心中所愿,祖国日渐强大”

9月3日当天,95岁高龄的董贵隆老人受邀与杭锦后旗人民武装部干部职工、民兵、应征青年一同观看直播。1945年,他先后参加晋察冀军区反攻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在枪林弹雨中英勇作战,头部和胳膊均被子弹击穿。

当新型战车与导弹方阵轰鸣着通过长安街时,当一支支威武之师携尖端装备整齐划一地接受检阅时,当代表着国家军事力量最新成果的装备集群震撼亮相时,老人的思绪穿越八十余年烽火岁月,回到了山西代县那片被战火炙烤的红土地。“那时要是有这样的装备,我的战友能少牺牲好多…”他喃喃低语,手掌微微颤抖。望着和平鸽振翅翱翔蓝天,老人眼中泛起泪光,郑重颔首:“如今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国防力量今非昔比。作为一名抗战老兵,我深感自豪。我想告慰牺牲的战友们,正如我们心中所愿,祖国日渐强大!”

94岁抗战老兵蔺希坤——

“保家卫国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现代化装备方阵驶过天安门时,曾担任新四军通信员的94岁抗战老兵蔺希坤眼眶湿润。

女儿蔺静说,父亲14岁参军时常将情报藏在竹筒中,扮作百姓周旋于前线。淮海战役中,17岁的他右臂中弹截肢,醒来第一句话是“我还活着”。

“上了战场就不怕死!”蔺希坤看着翱翔的战机坚定地说,“保家卫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今国家强盛,战友们的血没有白流!”他嘱咐子女要永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97岁抗美援朝老兵刘锁子——

“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9月3日,9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锁子在家中凝神注视阅兵仪式。

刘锁子17岁参军,先后参加解放太原、兰州等战役。1950年随部队赴朝作战,在零下40度的极寒中坚守阵地。“很多战友冻僵在雪地里,耳朵一碰就掉”,他回忆道。在成川阻击战中,炮弹碎片炸入他的左肋,八名战友当场牺牲,棉大衣救了他一命。

“现在多好啊、多好啊……”看着翱翔的战机,老人眼含热泪:“当年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们前赴后继倒下,没能看到今天。我们要知足,要珍惜这用生命换来的盛世!”

97岁抗战老兵张三再——

“没有国,哪有家”

这位曾于1945年参军的老兵,历经抗战、大青山战役和进藏剿匪,至今对部队纪律记忆犹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行动听指挥……”

客厅里一张1955年的授衔军装照,记录着他青春的峥嵘岁月。“我们转战华北、大青山一带,打游击战、埋伏战……电话线被炸断,我就匍匐接通。”老人轻描淡写地说道,那次行动为他赢得了三等功。相比战功,他更愿强调铁一般的纪律和为战友牺牲的精神。

目睹今日中国装备之先进,老人喃喃低语:“那时候一个旅只有三门山炮,打仗全靠人……现在多好啊。”他眼底泛起泪光,“没有国,哪有家。”

94岁抗美援朝老兵陈元书——

“祖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国家强大对每代人都有好处”

94岁的老兵陈元书受邀到武警巴彦淖尔支队会议中心观看阅兵仪式。当新型战机划过长空,这位曾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的老兵热泪盈眶:“我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现在国家这么强大,我特别自豪。”

1947年,陈元书怀揣报国梦想参军,成为华东野战军铁道兵一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作为侦察兵穿梭于美军轰炸之下,多次缴获敌军电台,破坏敌方进攻任务。“炸弹下来,房屋倒塌,压死了好几个战友”,但他从未畏惧,因表现英勇光荣入党。

望着现代化装备方阵,老人感慨万千:“当年我们打仗的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武器?小米加步枪,拼的是命啊……今天,咱们的导弹、战机,样样顶尖,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我的梦想就是祖国越来越好,下一代不用再受我们当年的苦!”

94岁抗美援朝老兵欧德清——

“下一代人要继承革命传统,听党话、跟党走”

他们在少年时代遭遇战火

在烽烟中毅然前行

用青春书写抗战的细节

用一生诠释信仰的力量

不管多大的年纪

他们的眼神始终坚毅

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致敬!

视频:记者 訾雅璐 袁雅芹

部分内容来源于巴彦淖尔退役军人

编辑:许玉娇

校对:徐嫣璐

初审:石政勇

审核:吕园

监审:王剑

终审:韦嘉

来源:巴彦淖尔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