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能源竞赛进入白热化,A股可控核聚变板块悄然崛起。最近一周涨幅突破2.5%,主力资金涌入超6亿元。这场围绕"人造太阳"的热潮,正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
全球能源竞赛进入白热化,A股可控核聚变板块悄然崛起。最近一周涨幅突破2.5%,主力资金涌入超6亿元。这场围绕"人造太阳"的热潮,正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
中国合肥BEST装置提前进入总装阶段、欧盟通过54亿欧元聚变投资提案,可控核聚变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二级市场上,资金正在悄然布局那些在超导材料、核心部件领域具备硬核实力的企业。
通过最新财务数据和社保持仓分析,这10家公司不仅占据技术高地,更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盈利韧性。
4家社保基金联合重仓6806万股,占比高达7.13%,居板块首位。公司全球核聚变真空室无缝管市占率超过50%,自主研发ITER级PF导管,有效解决聚变堆能量输出稳定性难题。一季度ROE达到4.87%,盈利能力稳健。
国内高性能铌钛超导材料主要供应商,产品用于约束等离子体的磁体系统。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3.85%,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一季度ROE高达8.96%,盈利能力位居板块第一。凭借独特的磁通钉扎技术,研制出应用于高强磁场工况的高载流超导带材,积极推进在可控核聚变堆的应用。
一季度ROE达5.89%。已向法国ITER项目供应近6000万核级和非核级阀门,产品涵盖手动阀、开关阀和调节阀,完成全流程技术储备。
一季度ROE为5.37%。参股公司航天新力承担ITER的磁体支撑、屏蔽包层等重要设备制造,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
一季度ROE达4.6%。自主研发制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项目核心部件——3台300兆伏安/400千伏主变压器。
一季度ROE为3.38%。已具备NbTi超导漆包线、多种低温超导线等超导线缆产业化能力,有产品间接供应核聚变研究机构进行预研。
公司薄膜电容业务收入快速增长38.3%。子公司宁波新容为聚变新能首套磁体电源项目提供储能电容和支撑电容产品,目前正在持续交付中。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31.01%。曾参与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试验装置项目,提供热管理产品。
一季度ROE为2.76%。子公司联创超导为"星火一号"聚变堆提供高温超导磁体及低温制冷系统,技术在核聚变领域展现出显著节能优势。
风险提示:可控核聚变技术尚未实现商业化应用,部分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产业发展存在不及预期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行情题材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