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虾价最高的云贵川,今年虾价也让人担忧!重要就是这几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06:32 1

摘要:全国虾价持续探底,云贵川地区未能独善其身。其背后是江苏如东小棚虾的提前上市、进口冻虾的持续涌入以及消费市场疲软的多重因素叠加所致。

全国虾价持续探底,云贵川地区未能独善其身。其背后是江苏如东小棚虾的提前上市、进口冻虾的持续涌入以及消费市场疲软的多重因素叠加所致。

今年以来,云贵川地区的虾价持续低位运行,引起了养殖户和行业的广泛关注。这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国虾市整体低迷与区域特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江苏如东小棚虾的养殖策略调整,尤其是提前放苗和延长上市期,通过跨区域供应链,对云贵川消费市场形成了直接冲击。

一、全国虾市寒冬,价格全线承压:

2025年中国虾类市场整体陷入低迷。数据显示,进口冻虾与国产活虾价格双双“跳水”,到港的厄瓜多尔白虾均价一度跌至4.67美元/公斤,创近半年新低。

国内产区的形势同样严峻。珠三角地区30头规格活虾价格跌破20元/斤心理关口,部分产区甚至低至17元/斤,已然逼近成本线。山东市场单日最大跌幅达4元/斤,广西、福建、江苏等主产区价格全面失守。

这场“寒流”席卷全国,云贵川地区难以置身事外。其价格波动与全国大市场的走势紧密相连,外部虾源的涌入和本地消费动能不足共同构成了价格下行的基础。

二、如东小棚虾,跨省冲击西南市场:

江苏如东的小棚虾养殖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产量和上市节奏对全国多地市场产生显著影响。2025年,如东小棚虾采取了提前放苗的策略。

这导致其集中出虾期提前至9月并持续到10月底,出虾周期较往年明显延长。如东小棚虾产量巨大,本身就需要寻求外部消化渠道。

云贵川地区是如东虾传统的重要消费市场之一。大量如东虾通过物流网络运往西南地区,直接增加了当地市场的供应量,势必对虾价形成压制。

三、进口虾持续涌入,挤压市场空间:

除了国产虾,进口冻虾也对国内市场价格构成持续压力。2025年前4个月,中国共进口了26.96万吨暖水虾。

厄瓜多尔作为中国最大的虾类供应国,4月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11%,达到5.2万吨。这些进口冻虾凭借其价格优势和耐储存特性,不断深入内陆市场,包括云贵川地区。

进口虾的涌入,满足了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需求,但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挤占了国产虾的销售空间,成为压制虾价的因素之一。

四、消费疲软与供应集中,双重压力叠加:

市场需求疲软是导致虾价承压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餐饮渠道作为虾类消费的主力,其采购量有所缩减。

家庭消费也呈现出转向价格更低的替代蛋白的趋势。这种消费端的“不给力”,使得市场消化能力下降,无法有效承接集中上市带来的庞大供应量。

在云贵川地区,当外来虾源涌入遇上本地消费动能不足,供过于求的局面便被放大,价格下行压力随之增大。

五、病害与天气,不可忽视的短期冲击:

短期来看,病害和天气因素也对虾价产生了影响。在如东等地,小棚虾养殖过程中病害高发,部分地区的病虾占比甚至超过15%。

这些病虾被迫低价上市,冲击了市场价格体系。同时,华南地区遭遇暴雨,引发水质恶化,对虾应激死亡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短期供应过剩和价格波动。

虽然这些因素对云贵川本地养殖的影响可能相对间接,但通过对全国总体供应量和市场情绪的扰动,同样会传导至西南地区。

六、产业升级的破局路径:从价格竞争到价值创造:

1、如东模式的技术外溢:如东虾的成功源于三大创新:一是智能化投喂系统使饵料系数降至1.2以下;二是盐碱水养殖减少病害发生率;三是错峰上市策略提升溢价空间。这些经验正在向湖北、安徽等产区扩散,预计2026年全国小棚虾产能将再增20%。

2、广西虾的品质突围:防城港等地通过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实现了一年4茬的高密度养殖,单口池产量达6800斤/亩 。这种模式生产的大虾(20头/斤以下)在云贵川高端市场溢价可达30%,成为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

3、流通体系的效率革命:广西正推动“塘头直采+冷链专线”模式,例如贵港至昆明的冷链车运输时效从36小时缩短至24小时,损耗率从8%降至3% 。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如抖音直播)直接触达消费者,终端溢价率提升15%以上。

七、未来市场的演化趋势:

1、区域竞争格局固化:如东虾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将长期主导云贵川的中高端市场;广西虾需聚焦冬春季反季节供应,强化“鲜活、优质”的差异化标签。

2、消费分层加剧:云贵川市场将形成“两极分化”——20元/斤以下的中小规格虾满足日常消费,30元/斤以上的大虾专攻高端餐饮和礼品市场。

3、政策干预可能性:四川省已出台小龙虾深加工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开发虾青素、甲壳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或将改变市场的供需结构,缓解鲜活虾的价格压力。

八、未来展望:短期承压,转型求变:

综合来看,云贵川地区虾价在短期内仍将承压。如东小棚虾的上市高峰期尚未结束,其对外输虾的影响仍将持续。

产业转型升级是长远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如东还是其他产区的养殖户,都在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例如推广分段式养殖、开发深加工产品(如即食虾仁、调味虾,溢价空间可提升40%)、建设直供社区冷链体系等。

对于云贵川地区的养殖户和经销商而言,关注全国主要产区的动态,灵活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并思考如何提升本地虾的品质差异化和供应链效率,或是应对跨区域冲击的可行之道。

虾价的波动牵动着无数养殖户和经销商的心。2025年9月初,江苏如东小棚虾的存塘量已仅余一成左右,这意味着其对外部的供应压力或将逐渐减弱。未来的价格走势,将取决于秋季养殖情况、进口政策调整以及国庆、元旦等节日消费拉动效果。云贵川市场的虾价能否回暖,仍需观察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来源:一号水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