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同时亮相,西方称已改变游戏规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08:11 1

摘要:九三阅兵式上,解放军首次同时公开展示四款新型反舰导弹,包括鹰击-15、鹰击-17、鹰击-19和鹰击-21。这些导弹涵盖不同技术路线和打击范围,构建了解放军多层次、全方位的反舰体系。

天安门广场前,鹰击-15、17、19、21四型反舰导弹以雷霆之势驶过检阅台,其中三款具备高超音速能力,标志着中国反舰导弹体系实现革命性突破。

九三阅兵式上,解放军首次同时公开展示四款新型反舰导弹,包括鹰击-15、鹰击-17、鹰击-19和鹰击-21。这些导弹涵盖不同技术路线和打击范围,构建了解放军多层次、全方位的反舰体系。

其中三款具备高超音速能力,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甚至可达10马赫。这些导弹的亮相引发外媒高度关注,美国媒体直言这是“中国最新的航母杀手”。

01 四大导弹利器,各有千秋

鹰击-19是外媒关注的“明星”型号,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加固体火箭助推的双段推进设计,速度最高可达10马赫。其射程达到1500至2000公里,可覆盖整个西太平洋的美军舰队。

鹰击-17采用类似东风-17的乘波体设计,本质上是一个无动力滑翔器。它能像“打水漂”一样在大气层边缘连续跳跃飞行,速度可达5至7马赫,打击精度极高。

鹰击-21基于东风-21D的设计,具备机动飞行能力,能够应对复杂战场环境。其末端突防速度可达10马赫,射程约1200-1500公里,主要用于打击大型高价值海上目标(如航空母舰)。 ‌

鹰击-15是四款导弹中最“传统”的一款,依旧保持亚燃冲压发动机的布局,飞行速度在4马赫左右,射程预计在600公里以上。它的性价比高、体积小、部署灵活,是提升常规驱护舰反舰能力的利器。

02 技术跨越,突破反导防御

高超音速导弹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快、机动性强和突防能力高。传统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固定,易于预测;亚音速巡航导弹虽能灵活变轨,但速度不足。

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则融合了两者优势——既能在大气层边缘以“水漂弹道”机动变轨,又能通过超燃冲压发动机持续加速。

这些导弹的巡航高度设计在30-50公里之间,正好位于现有反导系统的防御盲区。美国反导系统由SM-3、THAAD和PAC-3组成,但SM-3和THAAD的最低拦截高度为40公里以上,而PAC-3的最高拦截高度仅为30公里左右。

这意味着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在这一高度区域自由飞行,极大提升了突防成功率。现有反导系统面对兼具高速与不可预测弹道的高超音速武器,拦截窗口不足3秒,几乎形同虚设。

03 体系作战,重塑战略格局

这些导弹不是孤立的,还与卫星、雷达、无人机联动,形成体系作战能力。通过多弹协同的作战模式,解放军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向敌方发动成百上千枚各具特征的导弹,形成令人咋舌的“导弹雨”。

四款导弹的组合拳打出来,覆盖近中远不同距离,高低速搭配,适应各种作战场景。鹰击-17负责首波突防,鹰击-19则充当灵活的“补刀”力量,鹰击-20则以强大的打击能力确保敌方无法承受的损伤。

这种策略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技术层面,还涵盖了心理战与信息战的领域。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我们有能力在关键时刻进行快速有效的反击”。

04 西方反应,承认技术落后

西方军事学家罕见地承认,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已经超越美国。美国媒体虽然还在辩解“中国缺乏实战经验”,但无论是中国频频成功的试验,还是美国项目的屡屡受挫,都在提醒世人:美军昔日的神话,正在现实中被逐步打破。

美国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屡屡受挫。2024年4月,美国空军在2025财年预算案中,已经取消了“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的经费。这个原计划在2023年服役的项目,最终因为多次试验失败而胎死腹中。

美国情报官员在国会听证会上坦率承认,中国在一年内进行的高超音速试验次数,相当于美国十年的总和。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资深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在接受CNN采访时直言,中国在无人作战系统和导弹部署方面的表现,已经走在西方前面。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报告直言:“中国已具备从本土超音速打击美国关键节点的能力,且我们缺乏有效反制手段。”

五角大楼专家和世界各地的国防官员正在紧急分析这些新式武器,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因为航母战斗群在中国高超音速导弹面前已经变得异常脆弱。

未来海上博弈,肯定更复杂,各方得调整策略。中国继续技术创新,美国加大投入追赶。大国竞争常态,谁技术牛,谁话语权大。

来源:海道思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