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第一天,还没等学生热闹起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带着一帮人突然出现在哈市街头……你没看错,总统亲自到咱这边考察,哈工大、哈电集团、北大荒、惠达科技,一个不落都转了个遍,这阵仗,老百姓坐不住了!
开学第一天,还没等学生热闹起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带着一帮人突然出现在哈市街头……你没看错,总统亲自到咱这边考察,哈工大、哈电集团、北大荒、惠达科技,一个不落都转了个遍,这阵仗,老百姓坐不住了!
有人欢喜,有人冷眼。你说哈工大宣讲片里,“中国航天”提气不?敏昂莱看完就直愣愣表示想要自家航天专家过来跟咱们学本事了。这头哈电集团“多元化发电装备”刚介绍完,那头他又问老合作的细节,明晃晃一句,“还得继续合作!”
北大荒的稻米,原来不只咱中国老百姓抢着吃,敏昂莱参观完就说:“咱能带大米回家不?”——这话一说,直播评论炸开了锅。
“外国总统抢中国米吃,这排面,给足没?”
这位总统,还特地在惠达科技转了大半天,对智能农机琢磨得特别细。临走,还说希望以后多一起搞点大工程。真就一步不落,从高科技到大棚米,样样想掺一脚?
有说有笑,怎么看都是双赢。可真有那么简单?外人一句“合作”说得容易,咱投入人力物力设备,最后实际受益到底咋分配?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缅甸这波操作,从航天科技“合作”谈到能源装备、农业机械,每一步都踩在咱们“家底”上。老百姓盼发展,但也别把“尖端和粮食”都送出去吧?
“我们自己科技农业还没全面普及,轮得到外头捞现成?”
“合作”这俩字,听着漂亮。可烫手的是,真正利益到底是给百姓带实惠,还是某些企业和高层又来一碗“政绩大宴”?普通人能捞着啥好处?
敏昂莱参观的时候对哈工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赞不绝口,口头“祝愿”,以为多给点祝福,就能坐享其成?
农用机械智能化,是趋势。可惠达科技忙着跟缅甸对接,咱们国内多少农村的地里还在靠人工和老式机具,升级路上谁管普通农户腰包的压力?
北大荒智慧农业,听着响当当。可年年说技术农业,大米真正好卖,老百姓能分多少利?
甚至有人质疑——敏昂莱走一圈,说了几句话,拍了几张照片,就能代表双方友好?真要合作,就别把“说话”当成实干。
国内网友一片议论:
“高科技要有底线,不能随意外流。”
“咱大米不够吃还要送人?”
“企业合作归合作,可不能全当宣传,平头百姓最苦最真实。”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到咱们城市串门,带着团队,指向明明白白——就是学技术要好处,不掖着藏着。他夸你、拍你、要你、学你,谁会真的只想当好邻居?
这种国际“串门”,到底是中国新高度的体现,还是我们打肿脸充胖子、白白奉送结果?
也有不少声音说,走出去、走进来,互利共赢发展才是真道理。只要技术握在咱自己手里,粮食有余,合作就没啥可怕。经济全靠自家围着转,总会饿肚子。
问题就来了:高科技到底能不能“大方”往外传?农业机械、智慧农业,哪些该深耕国内、哪些该外扩赚钱?
有人觉得,这种实际考察和交流,能带来生意机会和信誉,影响不小。也可能“吃亏买教训”,合作落空,技术泄漏还得不偿失。
老百姓的顾虑很真实,嘴上说“友好互进”,心里想的却是自家饭碗。敏昂莱一句“未来合作”,含糊其辞,结果就能落地?项目真能惠及千家万户?
你觉得,国外领导来咱们家考察、谈合作,最该注意什么?高端技术、民生农业,是应该适度外展,还是守口如瓶?真正对百姓有利的合作,你见过几回?
在你看来,这种表面上的“合作热闹”,到底是给了谁实惠?你支持外宾来咱们城市考察合作吗?你最想让国家在技术和农业交流上把握哪道“门槛”?
说说看,你会同意“只要能换钱和机会、技术就可以大方外送”吗?还是宁愿自己慢点富,也坚决不肯让步?队站哪边了,敢不敢留言?
来源:花子说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