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案例集》,成为全国60个典型实践城市之一。此次入选的经验,聚焦水资源短缺与汛期内涝双重痛点,通过“雨蓄旱用”盘活非常规水资源、“智慧监管”守护城市水安全等生动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条西部干旱地区改善城市水
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焦小飞)近日,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案例集》,成为全国60个典型实践城市之一。此次入选的经验,聚焦水资源短缺与汛期内涝双重痛点,通过“雨蓄旱用”盘活非常规水资源、“智慧监管”守护城市水安全等生动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条西部干旱地区改善城市水环境、修复城市水生态、保障城市水安全的“银川路径”。
银川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来,将其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配套出台8项制度性文件、6项技术标准规范,组建103名指导专家库,为建设提供全链条支持。针对水资源短缺实际,通过建设雨水集蓄利用、CSO调蓄池和雨水调蓄池等设施,收集各类非常规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河湖补给,将节省下来的水资源用于“四新”产业发展。2024年,银川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共计31.76万立方米,为城市发展注入“水动力”。
截至目前,银川市累计实施内涝治理、海绵型道路等项目157个,完成50个老旧小区、19所中小学海绵化改造,建成区134.24平方公里,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占实施范围比例42.4%,其中部分区域内涝防治标准达30年一遇。连续3年,银川市获评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考核B等次。
在建好海绵城市的同时,银川市建成海绵城市智慧监管平台,开发“海绵城市一张图”、项目管理、风险预警等子系统。目前,已接入344套水质、液位、视频监测设备,构建起“实时监测+预警管控+全域评估”的监测评估体系。
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的“银川样板”。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