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克 10 EM-P(以下称“10 EM-P”)是领克面向中大型轿车市场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旗舰,官方将其定位为“智能电混四驱轿车”。在今年夏季开启预售,并以较为激进的价格区间进入市场——预售价区间大致为19.2万–22.2万元,这一定价立刻把它摆在了“高配置
领克 10 EM-P(以下称“10 EM-P”)是领克面向中大型轿车市场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旗舰,官方将其定位为“智能电混四驱轿车”。在今年夏季开启预售,并以较为激进的价格区间进入市场——预售价区间大致为19.2万–22.2万元,这一定价立刻把它摆在了“高配置但相对亲民”的讨论中心。
此车并非简单把配置堆上去,而是在动力、底盘、智能驾驶硬件乃至座舱体验上都作出标配下沉的尝试,这也是其话题性来源之一。领克官方已开启预售并公布了三个预售价位,上市后终端行情会受渠道、地区和上市初期促销策略影响。
外观上,10 EM-P承接了领克二代/最新家族设计,但比此前的SUV家族车型更强调轿跑化与空气动力学的妥协。车头保留了家族式的紧凑格栅和修长灯带,整体给人一种“低重心、张力感强”的第一印象;侧面线条靠近四门轿跑的溜背造型,车顶流线在A-B柱后快速下坠,塑造出速度感;尾部则以简洁的灯带和扩散器式下护板来加强视觉宽度。
车头在近距离观察时能发现许多功能性设计:更低的前唇、更为封闭的进气格栅(混动车更注重冷却与空气管理而非散热孔的“大开口”),配合矩形或贯穿式日间行车灯,辨识度高。
侧面的大轮毂、短前后悬与后倾的C柱让视觉轴距被放大,整车看来更像一台紧凑但富有张力的GT车。无框车门、运动套件与若干高光配色的加入,明显是为了让它在同级中拥有更强的“出场感”。整体来看,它不是靠单一设计元素取胜,而是靠比例与细节的组合营造运动中带有优雅的气质。
进入车内,10 EM-P把“配置表达”做到了前排能看的见能摸得着的位置。中控偏向横向的布置带来视觉上的扩展感,大尺寸中央屏、配套的HUD与实用的物理操控按键混合存在,避免了全触控带来的操作折返。音响方面高配采用哈曼卡顿多扬声器系统,营造的沉浸感在同级中确实属于上游水准。整体内饰的材料、做工与人机交互逻辑都有向30万级别靠拢的趋势。
领克在车机与智能化方面这次十分下本——车载计算平台、英伟达Thor芯片、组合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等“硬件堆料”提供了实现高阶场景功能的前提条件。官方将其与“千里浩瀚H7”智能驾驶系统相结合,宣称能支持城市NOA、连续避障等功能。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高级驾驶辅助(ADAS)不再只存在于极少数车型的顶配上,而是回归到“日常可用”的层面;但在现实使用体验中,软件成熟度、地图与本地化迭代速度、OTA频率才是决定落地体验的关键。
座椅表面采用Nappa 皮质(部分版本)、全车座椅具备通风、加热、按摩及电动调节功能,后排亦提供零压云感座椅设计,意在把乘坐舒适性拉到“旗舰”水平。
而轴距和后排座椅设计的配合,将决定后排的膝部与头部余量,后排在同级中表现合理偏上,但若以豪华旗舰的“极致腿部空间”标准衡量仍有差距。
动力是10 EM-P最受关注的部分之一。官方资料与多家媒体报道显示,10 EM-P 搭载领克第二代 EM-P 智能电混系统,核心包括一台 1.5T Evo 专用增压发动机、异步电机(文献称为混动异步电机以强调响应快)、以及构成四驱能力的多电机布局,系统综合最大功率接近 390 kW、综合最大扭矩 755 N·m 的说法被多方引用。
大容量混动专用电池(媒体称“超级混动金砖电池”约38.2 kWh),基于CLTC工况的纯电续航数据被报道为约240 km(CLTC),以及30%–80%快充时间小于15分钟的能力——这些数据若真实落地,意味着日常城市出行可实现大量“纯电出行”,而在需要长途时又能凭借强大的发动机和四驱系统提供动力与信心。
10 EM-P 基于改进的 CMA Evo 类似结构或与领克现有架构衔接的中大型平台打造,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并提供液压可变阻尼(部分版本)以兼顾操控与舒适。总体上,底盘的调校更偏向“动态均衡”,既能在弯道中保持信心,也能在长途中提供较好的舒适度。
优势:硬件规格激进——全系标配四驱、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等,打破同价位供应格局。电混系统与大电池带来真正可用的纯电出行能力,高功率输出兼顾性能与日常经济性。座舱舒适性、车机与音响等体验向上,使得20万出头的预算能触及30万级别的使用体验。
局限与风险:无论多强的传感器和芯片,如果本地化软件与地图、OTA更新不及时,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体验会受限。CLTC 240 km 是偏理想化的标准,实际纯电里程会受驾驶风格、气候、空调使用等影响,消费者应以“实际试驾体验”为准。将如此多高价硬件下放,短期内性价比高,但长期残值与保有成本(尤其是电池与高阶硬件维护)需要市场验证。
面对同价位的新能源或插混选择(如部分合资中大型、国产新能源中高级轿车),10 EM-P 的竞争力在于“配置密度”和“纯电可用性”。如果你更注重“豪华内饰与后排空间”,可能会在豪华品牌或更长轴距车型中找到替代;但如果你想要一辆兼顾日常零油耗、周末兼顾动力且智能驾驶体验突出的车,10 EM-P 有明显吸引力。
领克10 EM-P把硬件带到了更低的价位,这在短期内能够撬动关注、制造话题。但我认为真正决定它能否成为“普及型标杆”的,不是预售数字,而是执行:软件与地图、本地化服务的持续迭代能力;渠道与售后对于高压电池、传感器类硬件的长期维护和成本控制;用户真实使用后的口碑传播(比如在冬季、长途、山路等复杂场景下的表现)。
如果这三点能跟上,10 EM-P有机会成为同级“产品力革命”的代表;如果跟不上,那么它可能会成为“配置派样本”——吸睛但难以长期维护溢价。
来源:一车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