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5万!云南男子钓获1.3米天价巨物,竟自己吃掉,网友表示心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09:36 2

摘要:7月份的时候去云南玩了一周。我在福建感受30多度逼近40度的天,一下来到20度出头的地区,那叫一个舒爽啊!玩了几天体验是相当不错,当然,前提我是自驾游的。

信息来源于@金福同学(卖鱼版),researchgate,昆明动物博物馆。

7月份的时候去云南玩了一周。我在福建感受30多度逼近40度的天,一下来到20度出头的地区,那叫一个舒爽啊!玩了几天体验是相当不错,当然,前提我是自驾游的。

当时我就在想,难怪云南这边稀罕的大鱼多!山多导致的峡谷湍流密集,使得很多原生鱼类没有走出去的机会;再结合较低的温度,许多鱼抗低温的策略就是变大。那可不就是特有种大鱼的最佳栖息地吗?

2025年9月3日,IP地址为云南德宏的博主“@金福同学(卖鱼版)”发布了一则图文,展示了自己在盈江钓到的1.3米级大鱼,而且是非常罕见的物种。

图片中可以看到这条体型骇然的大鱼虽然体态修长,但相当厚实,其全身都披覆银白色大鳞,靠近背部呈现青灰色,侧线明显是深色的,以下的区域则微微泛黄;背鳍起点略后于腹鳍,硬刺粗壮,尾鳍深分叉;背鳍和胸鳍是青灰色的,其他鱼鳍则是橘黄色的,尾柄从青灰渐变到橘黄的区域特别好看。

这是一条超大个体的盈江结鱼(Tor yingjiangensis),也许说商品名你才有点印象——天朝皇室金吉罗。这种鱼分布很狭窄,只见于中国云南省与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水系,钓到的人都不太多了,科学界自然对其也是知之甚少。

在视频里评论的网友不一定认识盈江结鱼,但他们对吉罗鱼却是有所耳闻,于是乎评论区开始疯狂报价,没有人报的价是低于万元的。而跟其他凑热闹的视频里的报价不同,上万的报价对于这个物种来说,还真的不夸张!

这种鱼才2~2.5厘米的小苗就售价28美金,这个数据是最新的。

有网友好奇这条鱼的现状,他开玩笑似地问道:“最后怎么处理,吃了?”没想到博主回复他表示确实吃了。

此言一出,网友们都炸开锅了!他们难以理解这种值钱的大鱼居然真的自己吃掉了,这是家里有矿还是咋的?这么不把钱当钱?

博主表示是因为没有人要才吃的。

网友们则猜测博主是没定好水导致鱼死了,死了价值就不高了,所以就只能吃了。如果能顶住水,肯定是会有人要的,尤其是这么大的个体。

所谓的“定水”指的是让新来的鱼适应全新的水质环境的过程,其实简单举例就是你买金鱼回家,让金鱼慢慢适应新的水质和环境的过程。只是金鱼比较耐造,但很多观赏鱼类对水温、酸碱度、硬度、甚至是微生物群落等方面都非常敏感,因此这个过程就相当重要!

具体如何去做我所知的常规的做法也就是通过缓慢兑水、过水等方式来让鱼适应,但这种顶级大鱼肯定没那么简单。博主一个专门卖鱼的都搞不懂,我肯定更不知道要咋处理了。

关于所谓的“吉罗鱼”的定义?以及为何能这么贵?我在8月30日的另一篇文章中讲过了,有兴趣的朋友移步《云南男子钓获米级金吉罗!有人出价20万欲买,网友:一辆车到手了!》查看,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今天聊聊之前没细说过的内容。

结鱼属 (Tor spp.) 是鲤科大型鱼类的标志性属,它们原产于于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17个国家。对于该属物种的研究一直都很少,除了其数量本身不多的原因外,还因为在形态学上识别它们很困难,尽管人们分出了各种颜色的“吉罗”,但基本上都是发色后才能识别。

该属的同一个品种甚至可能口腔结构都各有不同,包括正常型、截短型和裂片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正常型和截短型,这就为识别工作提供了很大的难题。

在该属16个已确认的物种中,许多品种都是体长可达1米以上的级别,因此被钓鱼人视为首屈一指的运动鱼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钓鱼人前往游钓,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大量的收入;另外,结鱼物种在因为巨大的体型和鲜艳的配色,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很高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它们同时还是分布地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是很多人的食用鱼。

可是尽管它们在生态旅游、商业化养殖和文化领域都很重要,但它们却没怎么受到保护。

与此同时,我国禁止的很多违规捕鱼方式,比如过密的渔网、炸鱼、毒鱼和电鱼,这些捕鱼方式在结鱼属分布的许多境外地区却不受限,尤其是那些因其巨大市场价值而备受追捧的地区。

结鱼属种群及其栖息地会直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降水模式改变、气温升高以及河流流量变化。包括由大坝建设和引水、污染、因森林砍伐导致环境剧变依然持续的威胁着它们。

急需保护

目前该属的物种中,三种鱼类被评估为“近危”,一种为“易危”,三种为“濒危”,一种为“极危”。然而,仍有八个物种处于“数据不足”状态。科学家对该属物种的了解大多仅限于水产养殖,对其分类、生态学、分布和种群状况的知识存在相当大的空白,保护工作也因此受到限制。

这些物种的存在对于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作为食物、生计来源和受欢迎的游钓鱼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9年发布在《鱼类生物学和渔业评论》的一篇研究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的结鱼属(Tor spp.)物种的保护现状、挑战和机遇。

主要作者伯恩茅斯大学的阿德里安·C·平德(Adrian C Pinder)在采访中表示:“解公众态度、社会叙事、开发实践以及在不同地理尺度和社会结构下影响其栖息地的更广泛的社会环境问题,对于制定有效的印度鲃保护计划至关重要。”

简言之就是目前人类对该物种的了解相当有限,导致保护计划难以开展甚至是制定。

来源: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