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十年,为何这样“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09:24 1

摘要:十年前(2015年8月),极兔在印尼成立,喊出了“在一起,有未来”这一口号。9月1日,极兔承运了第一个包裹,拉开了创业史序幕。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只兔子能跳多高,能跑多远,又该走向何处。

十年前,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颇为流行的“网络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十年后,如果将这句话嫁接到极兔身上,或许要改一改——

“世界很小,不能只去看看,而是要在那里生根。”

十年前(2015年8月),极兔在印尼成立,喊出了“在一起,有未来”这一口号。9月1日,极兔承运了第一个包裹,拉开了创业史序幕。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只兔子能跳多高,能跑多远,又该走向何处。

10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刚好能让“变化”清晰可感,又能让 “成长” 留下些许痕迹。复盘极兔这十年来的经历,老鬼的朋友安德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想到

原本以为,年轻的极兔在“水深火热”的东南亚很难壮大,没想到,极兔一路高歌猛进,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便强势崛起,市场份额已经连续6年霸榜第一。

原本以为,敢闯的极兔在“巨头林立”的中国市场很难立足,谁承想,极兔通过高举高打,硬是在一众巨头的“卧榻之侧”撬开一道口子,直接跻身第一梯队阵营。

原本以为,凶猛的极兔在“浪急风高”的新市场很难起航,没想到,极兔仅用两年时间,连起沙特、巴西、埃及等五国本土网络,又搅起不小的浪花。

太多的“没想到”叠加在一起,让极兔这十年来的故事,读起来颇有几分“魔幻感”。

恍惚间,不禁让人想问:年轻、敢闯还很凶猛的极兔,十年来经历了一段怎样的蜕变,又为何越变越“红火”?

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极兔的这十年,重新发现极兔。

01

三场接力赛,跑出加速度

极兔“家大业大”,故事自然也有很多。

不过,拨开那些繁枝细节会发现,极兔这十年的故事主线很清晰,大致围绕着“三场接力赛”展开,每个阶段都准时交棒,加速向前。

第一棒:东南亚起家,强势崛起。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极兔一出生就在“罗马”。

纵观国内快递巨头的出海之路,顺丰也好,通达也罢,虽打法各异,但战略趋同,无论是在海外寻求优势资源合作,还是复制国内加盟制经验推广,都是基于先把国内市场做大,然后伺机出海。

相较于其他玩家,极兔的全球版图拓展路径可谓反其道而行之,是先把东南亚市场做大做强,然后再链通国内。这一独特的成长路径,注定了极兔从创立之初便具备了国际视野。

2015年8月20日,OPPO印尼创始人李杰在印尼雅加达成立J&T Express。按照极兔官网上的说法,“J&T”的品牌名象征着 Jet(喷气式飞机)和 Timely(及时)、Technology(科技)。

彼时,印尼的快递物流市场效率低,斋月购物旺季物流公司集体休假,岛屿间运输依赖昂贵的空运,消费者投诉无门。曾主导 OPPO 印尼市场开拓的李杰敏锐意识到,物流效率将成为电商发展的关键瓶颈。于是,极兔在雅加达起网时就立下规矩:全年无休,即便在圣诞节、开斋节等重要节日,仍保持上午正常派送。

这个看似简单的承诺,在当时的东南亚市场却具有颠覆性意义。

凭借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极兔迅速成为东南亚头部电商平台的不二选择。在这之后,极兔快速覆盖了包括越南、马来、菲律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7个国家,用十年时间成为东南亚当之无愧的快递领跑者。

数据最具说服力:上半年财报显示,极兔在东南亚的包裹量同比猛增了57.9%,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27.4%大增5.4个百分点至32.8%。

请注意!中通在国内的市占率最高时才22.9%,而极兔在东南亚的市占率超过30%,如此恐怖的统治力,可见一斑。

第二棒:中国市场突围,跻身第一阵营。

“接力棒”在2019年传入中国时,等待极兔的是更为残酷的赛道。

当时,国内快递江湖已是一片红海,极兔入局不仅要与各大快递巨头“同台竞技”,还要面临同行挤压、围剿的风险。在这套叙事逻辑下,不少人预测极兔只会“蹦跶一阵子”,坐等被其他巨头狠狠教育一番。

然而,极兔并没有朝着这一剧情设定演进,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扛打,反而跑得特别快。

2019年10月24日,“极兔速递”微信公众号低调开通和上线。而在此之前,极兔通过“借壳”龙邦速递拿到全国快递牌照。

2020年3月,极兔在国内起网,正式开跑。之后,这只兔子势如破竹——

2020年3月起网后,极兔仅用半年时间就将日均业务量提升至700万单,峰值更是逼近1000万单。

2021年4月,极兔拿下博裕资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的18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78亿美元;

2021年10月,极兔以68亿元收购百世集团国内快递业务,收获了一大批成熟的网点、客户等资产。

2023 年 5 月,极兔以11.83 亿元收购顺丰旗下丰网,进一步整合中高端市场资源,完善网络覆盖。

2023 年 10 月 27 日,极兔以每股 12 港元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 1000 亿港元。

截至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扛起了极兔的“大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以 106 亿件的绝对体量,占极兔业务总量的 75.8%。按包裹量计,极兔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至11.1%,成为各大快递巨头都不可小觑的“后起之秀”。

第三棒:全球新市场扩张,崭露头角。

经受住国内快递市场的残酷考验和烈火淬炼,从2022 年开始,极兔开始加速拓展国际、织密全球网络,战略性地扩展至全球其他新市场——

2022年1月,极兔挥师中东,启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两国快递网络。

2022年2月,极兔进驻拉丁美洲市场,在墨西哥顺利起网运营。

2022年5月,极兔开启巴西起网运营,在南美洲开疆拓土。

2022年6月,极兔在埃及正式起网运营,开始进军北非市场。

目前来看,极兔在新市场的布局成效初显,正从“试验田”蜕变为“增长极”。上半年,极兔在新市场的包裹量同比增长21.7%,经调整EBITDA首次扭亏为盈,录得盈利156.9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84.1万美元,标志着新市场业务进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磨一剑,从东南亚市场的强势崛起,到中国市场的韧性突围,再到新市场的积极开拓,极兔用十年时间已经在各主要市场的版图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初步完成了快递物流网络的全球布局。

02

生而逢时,不止运气

时代不同,机遇也就不同。

李杰曾在《致所有股东的一封信》中坦言——

“我们能走到今天,90%是我们赶上了好的机遇。2015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快递行业,电商在印度尼西亚才刚刚开始发力;2019年做中国市场更是九死一生,如果不是好几次的「好运气」,恐怕早就没有极兔的今天。”

李杰 来源:网络

必须承认,极兔一路走来的很多关键节点,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政策的缩紧下,快递“牌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成为稀缺之物,极兔借壳龙邦拿到全国快递牌照之后,新入局者要想拿到“准入牌照”犹如蜀道之难。

也不能否认,光看极兔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外界会觉得很爽,但市场竞争的残酷,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坎坷和质疑声常有。

现实摆在那里,比如,每当谈起极兔,“搅局”“低价”等字眼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公允地评价,如果说极兔仅凭打价格战,就能“碾压”同行和对手,那通达系这几十年来所构筑的护城河防线,未免太过脆弱。毕竟,“三通一达”在打价格战方面,无论是经验还是底气,才是资深实力派选手。都是打价格战,“三通一达”打得,极兔打不得?

言归正传,在宏大叙事框架下,极兔十年来的狂飙突进,不仅让人眼红,也很容易被人总结为“运气”,却忽视了极兔的两个能力。

一是抓机遇能力。

过去10年来,极兔数次踩中时代节拍,看似偶然,可回过头来看,更多的是在机遇到来之前做了大量的铺垫。

这些“铺垫”,有运营模式的创新,有技术实力的提升,也有服务能力的升级。有了这些能力,踩中时代节拍的概率才更大;缺少这个能力,再好的机遇也会擦肩而过。

如果再仔细复盘极兔的打法,每一个看似一蹴而就的成功,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作为第一曲线的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为极兔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作为第二曲线的中国市场愈加沉稳,大幅提升了极兔持续“增长”的空间。作为第三曲线的新市场崭露头角,为未来留足了后劲。

一家企业的业务组合越多元,抗风险能力就越强,长期价值也越高。极兔在全球的布局,也让资本看到了它的巨大价值——越早入场,后期的回报率和空间就越大。

二是学习能力。

抄国内同行业的作业,是极兔的一张明牌。

当然,“抄作业”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通过学习借鉴,再结合自身特色融合创新。极兔并没有完全复制他们的模式,而是集各家之所长。

一方面,学习“三通一达”的加盟模式,诸如加盟制组网、运营体系搭建、自动化设备与技术应用、买地自建转运分拨,以及绩效考核方面的精细化管理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过去六年间,极兔在国内的产能积累、组织迭代与管理优化等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更为关键的是,在中国开个扎实的好头之后,极兔还可以将国内先进的人才、技术、设备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向同样具备高成长性的新市场输出,开启另一种可能。

另一方面,极兔也在学习顺丰的直营体系,追求“顺丰式服务”一样的质量,打造稳定的时效,良好的服务体验以及超出客户预期的社会满意度。

于是,我们还看到,极兔推出了“兔优达”产品发力中高端市场。目前极兔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使用兔优达,时效比普通快递可以提前1天送达。

正是凭借超强的学习力,结合自身特色融合创新,同时叠加超强的执行力,使得极兔成长的每一步都踩得精准,一个健康、稳健乃至更加成熟的极兔正悄然形成。

03

告别“内卷”,拥抱“价值”

极兔成立的第十个年头,紧随而至的,是中国快递行业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今年以来,整治“反内卷”上升到了空前高度,快递行业的竞争环境和治理环境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疑问,当“反内卷”的浪潮扑面而来,快递企业最好的选择,只有拥抱它。

当前,极兔已经站上新的潮头,底气更足了,挑战也更大一些。

底气主要来源于两点——

一是“赚钱了”。上半年财报显示,极兔净利润 8893.2 万美元,同比激增 186.6%;经调整净利润 1.56 亿美元,同比增幅达 147.1%。这一表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且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二是“更强了”。上半年,极兔总包裹量同比增长27.0%至139.9亿件,三大主要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张,均保持了超20%的增长

挑战则主要在于走上一条艰难的路。

当下,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是摆在各大快递企业面前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极兔“命运的齿轮”也开始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转动。

今年4月份,李杰向全体股东发布一封信,释放出一个关键讯号——

“绝不主动发起价格战”。

言外之意,传统的“规模为王”“价格至上”竞争已无革新的意义,极兔想要实现的是“水涨船高”,而不是“水漫金山”。

在信中,李杰也为极兔画了三条很明确的“箭头”方向——

一是“稳定的网络”;二是“有价值的单量”;三是“降本增效”。

由此不难看出,极兔在中国的市场战略正在或者说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要“有价值的单量”,接下来势必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持续“降本增效”,向技术要生产力,要精细管理要竞争力。如此,方能打造“稳定的网络”,实现既定战略和目标。

换句话说,极兔在一路狂奔中,踩了一脚刹车,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并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将目标锁定在了长期、健康的发展方向。

风向之变,颇为明显。上半年,极兔在中国包裹量约106亿件,同比提升20%,低于东南亚(57.9%)和新市场(21.7%)。

正所谓有舍即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极兔主动放缓脚步,短期来看将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减速”,但长期看,极兔也进入了“价值导向”的良性转变。

对比之下,就不难发现,摆脱低价竞争,聚焦价值竞争,是极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转型之举,也是事关长远,通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04

结语

大浪淘沙始见金,一路狂奔的极兔,已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参照系。

今年3月份,顺丰总裁王卫在接受媒体专访中,颇为罕见地表态向三家业内同行“取经”。三家同行中,极兔就是其中之一。王卫坦言,顺丰在向极兔学习拓荒开疆

从“不被看好”到“不可小觑”,极兔已经用十年时间,证明了自己在最高烈度战场淬炼出的生存与进化能力。

接下来,极兔的下一个十年,是价值重估的十年。

来源:驿站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