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岁的他穿牛仔裤,挤进丽的映声电梯,电梯小姐喊他“电视仔”,粤语里带点打趣。
“亚视没啦?
”83岁的程启光最后一次抬头,荧幕只有雪花。
那天他像寻常一样8点到公司,手里还提着塑胶袋装的三明治。
保安说:“阿光,今天播告别倒数节目,你不用打卡了。
”他说:“我习惯先刷门禁,不然心里空。
”于是走到闸口又刷了一次,滴声清脆,像58年前那个第一天。
19岁的他穿牛仔裤,挤进丽的映声电梯,电梯小姐喊他“电视仔”,粤语里带点打趣。
那会儿他连“节目执行主任”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人给月薪285块港币,可以帮家里交房租。
就这样一直干到头发白完。
他做过三件事,没人写进官方记录,但茶水间人人会背——
1. 82年《大侠霍元甲》播完,万人空巷,广告电话被他接爆。
赞助商非要加30秒贴片,没预算了。
他把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的可口可乐纪念罐统统塞进布景当道具,省下一万二置装费,被同事笑到尾牙。
2. 90年代粤语残片库存发霉,老板想扔。
他把胶片搬回自己家阳台晒干,再用风扇吹。
邻居以为他转行卖咸鱼。
后来这些片段在Discovery买下版权,亚视又赚回一笔遣散费。
3. 2016年停台那天,清洁阿姨问:“光哥,门口的彩旗拆不拆?
”他跑去剪下一整面亚视红旗,塞进行李箱,旗杆太长截了两段才塞进去。
过关时海关问那是什么味道?
他说“以前午间《六点半新闻》留在布上的咖啡味”,关员沉默盖章。
公司散伙饭在北角一间茶餐厅。
老主播刘锡贤举杯:“我们这群人老了,亚视也老了,但只有阿光把青春直接埋在片场的地砖缝。
”程启光没回应,只是掏出当年公司发的人工工作证,编号1008,塑料壳裂了,相片里那个少年咧嘴笑,跟全场穿西装打领带的老人完全搭不上。
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一辈子没去过无线,没体验过高薪。
他说:“我19岁想演戏,却天天跑道具;26岁想升导演,老板把我叫去管仓库;45岁想做监制,新管理层只让我买盒饭。
但是每天开门就能闻那股旧菲林味,我就踏实。
”
后来他真的带走了花槽的泥土。
不是矫情,而是那土里埋过当年拍摄《成吉思汗》时烧剩的马鞍碎皮。
“带得走的只有泥,带不走的是电视一开就有粤语声音的日子”,他说。
那天离场他五次大声喊“亚视永恒”,喊完自己笑了,“永恒太贪心,能被人记得五秒已经赚到。
”
今天,亚视大门锁生锈,保安亭贴出“招租”。
可他编号1008的员工证被旧同事挂在网上拍卖——起拍价1港币,留言写着:不涨价,给想记得的人留一块拼图。
港剧的黄金年代好像也只剩这点土、一张裂开的证件、一句笑着喊出的口号。
有人问,香港电视还有未来吗?
没人答得上来。
但起码有人用53年帮忙留下了一道回音,哪怕很短,也算回应了那句永恒。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