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延续两岸一家亲的血脉情谊,激发两岸大学生同根同源的青春力量,组委会整合海峡两岸大学生摄影大赛与短视频大赛,推出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视听影像创新大赛。诚邀两岸大学生用镜头同叙手足情谊,共绘时代华章,共同打造高辨识度的
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延续两岸一家亲的血脉情谊,激发两岸大学生同根同源的青春力量,组委会整合海峡两岸大学生摄影大赛与短视频大赛,推出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视听影像创新大赛。诚邀两岸大学生用镜头同叙手足情谊,共绘时代华章,共同打造高辨识度的大学生视听影像文化交流品牌。
主办单位:
海峡两岸中华摄影奖组委会
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专委会
浙江省教育摄影协会
vivo浙江高校摄影联席会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潮新闻
大赛以“家”为主题。家是日常生活的栖息之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在“家”这个永恒的情感坐标中,我们凝视日常,也眺望时代。
大赛鼓励两岸大学生以摄影为媒介,思考自身与家的空间关系和情感联结,记录生活中的温暖瞬间。亦可从更广阔的视野,展现人类与自然、与社会风景的互动共生。作品可以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也可以是主观情感的影像表达。期待两岸青年以光影为窗,共叙青春情谊。
三、截稿日期比赛分为摄影和短视频两个单元,参赛者可在两个单元同时投稿,每位作者限投2件。
参赛者可登陆大赛专题页面进行报名,下载报名表、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作品zip资料包(资料包内容包含:参赛作品、报名表和学生证明文件)。
报名网址(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至该网页):https://tianchi.aliyun.com/competition/entrance/532428
(一)摄影单元
所有投稿作品均应静态摄影组照,投稿只接收JPEG格式电子影像文件,每幅照片长边不少于3000像素,每组图像数量在4-12幅之间,不分类别。多张照片拼成1个图像文件的视为1幅作品。作品需符合大赛主题,拍摄时间、地点不限,题材不限,黑白彩色不限。每组作品作者、指导教师署名均仅限1位。
(二)短视频单元
所有投稿视频格式均为MP4,分辨率为1080P。要求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logo。作品形态不限,数字短片(故事剧情类,纪实类)、动画短片、手机短片vlog等均可,时长不超过15分钟。作品语言不限,需有中文或英文字幕。每组作品作者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署名限1位。
两个参赛单元均可提交人工智能生成影像类作品,但须保留生成过程的关键词、参数调整、迭代过程等相关材料,并在报名表中注明。大赛提供AI算力工具和学习专区,详情请参考https://university.aliyun.com/lesson/design。
共设获奖作品30件,其中摄影单元与短视频单元各15件,同一作者不重复入选。主办方将给予获奖作者创作基金资助,支持大学生开展摄影创作。入选作者还将获得由阿里云提供的价值1000元的纪念品礼包和AI研学名额。
奖项设置:
单元奖项数量创作基金(税前)/组摄影一等奖3组人民币3000.00元二等奖5组人民币1500.00元三等奖7组人民币800.00元短视频一等奖3组人民币3000.00元
(一)参赛对象:海峡两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含2025年应届毕业生)。
(二)公示公布:拟获奖作品将在浙江传媒学院官网进行公示、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反馈。
(三)所有作品须为原创作品,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若有纠纷或争议,其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负责,与竞赛主办方无关。
(四)专家评委采取回避制,直系亲属和所指导的学生参赛须自行回避不担任大赛评委。
(五)对于违反视听影像通行标准和基本规范以及影响两岸交流和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影响两岸交流和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和影响两岸交流默契的情形。
(六)不符合本征稿启事规定的作品,不能参加评选;已评选的,将取消参赛资格;主办单位有权收回创作基金、荣誉证书等,并有权在媒体上通报。
(七)本次活动不收参加费,不退稿。投稿作品在邮寄、发送过程中损毁、丢失、迟到及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八)主办、承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使用获奖作品,不再支付报酬。
(九)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承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充分理解并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摄影单元联系人:
来源:浙台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