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手机、WiFi……身边的它们到底有没有辐射危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0:02 1

摘要:“离远点!微波炉辐射会致癌!”“等等!我包里是吃的,过安检会辐射变质!”“医生,这个CT检查有辐射,我能不能不做?”

“离远点!微波炉辐射会致癌!”“等等!我包里是吃的,过安检会辐射变质!”“医生,这个CT检查有辐射,我能不能不做?”

生活中,关于辐射的警告和担忧无处不在。从厨房电器到地铁安检,再到医院检查,“辐射恐慌”似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各种防辐射产品也应运而生,卖得火热。

但是,这些坊间流传的说法,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我们避之不及的“辐射”,真的都那么可怕吗?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辐射的真相。

01 辐射是什么?

物理学上,辐射是指能量以波动或粒子的形式传播。这种传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磁波,另一种是微观粒子流。

电磁辐射:你看见的光,就是电磁辐射的一种。整个电磁波家族按频率(能量)从低到高排列,可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图源:SDG1526816/壹图网

微观粒子辐射:它们本质是带有一定速度的微观粒子,就像一个个高速运动的微观小球,携带能量撞击物质。包括α射线、β射线、中子辐射、质子辐射、重离子辐射等。

02 辐射从哪里来?

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只要能量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几乎一切物质,包括人体、星球甚至整个宇宙,都能够发出辐射。根据能量的来源,辐射可分为两大类:自然辐射与人工辐射。

自然辐射包括自然界中,因为各种条件产生能量差异时放出的辐射,例如阳光、引力、地震波、矿物的天然放射性等。从类型和总能量上看,它占据了绝大多数。

人工辐射则是依靠人工赋予能源激发出的辐射,尽管其总能量占比很小,但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极为频繁,更为人们所熟知,包括手机信号、广播、医用X射线等。

图源:SDG2146559/壹图网

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可控性。人工辐射可以通过开关能源等方式控制其产生与消失。而要避免自然辐射,则通常只能采取移除或远离辐射源的方式。

03 辐射有啥危害?

由于具有传播能量的作用,辐射有可能造成危害,其危害性与能量的强度和传播方式有直接关系。

首先是能量的强度,具有过强能量的辐射会破坏途径上遇到的物质,如强大的冲击波能摧毁建筑,聚焦阳光可加热纸张引起燃烧等。但辐射的危害性不仅要看总能量,更要看每个能量包(光子或粒子)的威力。

比如,照射到我们身上的阳光,总能量很高,但每个光子能量低,所以通常只能让人感到温暖。而医用的γ刀(一种放射治疗设备)释放的γ射线,其总能量可能远低于晴天室外的阳光,但因为单个γ射线光子的能量大大超过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能直接破坏细胞DNA,所以同等总能量的γ射线照射对细胞造成的伤害将远远超过晒太阳。

图源:SDG1007879/壹图网

传播方式对危害性的影响体现在是否有可行方法阻止辐射传播,术语称为“屏蔽”。屏蔽依赖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例如,金属材料对无线电波具有屏蔽效应,而α射线则能被纸张或布料等轻质材料完全屏蔽。

但有的辐射穿透力很强,如γ射线,没有简易的屏蔽手段(需要采用厚重的铅板或混凝土墙等专业手段才能有效屏蔽),因此潜在危害性更高。

04 辐射的应用可不小

辐射不仅是能量,更是我们探索世界、改善生活的强大工具。

发出可见光的照明器具是最常见的电磁辐射应用;人体会发出红外线,并可被热成像仪等设备观察到;常见的无线路由器、手机和微波炉都使用微波,通信基站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中转设备;制造电子芯片的光刻机使用紫外线;医疗透视、安检仪器和工业探伤通常使用X射线;γ射线是波长最短、能量最高,穿透力最强的电磁波,可用于探索宇宙,一些医疗器械和金属探伤设备也会使用它。

图源:SLG199245/壹图网

微观粒子辐射多用于科学研究,探索物质的本质,也有一些医疗器械用质子或重离子射线破坏癌细胞,起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05 关于辐射的谣言

谣言一:手机/WiFi辐射会致癌

手机和路由器的发射频率处于微波波段,每个传播单位的能量较低,不足以破坏细胞内的物质结构,不会导致癌症。

手机辐射的主要危害在于微波能加热人体内的水分。有测试数据表明,在模拟人头部的实验平台上,长时间贴近使用手机可能提升局部温度约0.4 ℃,这确实会造成一定伤害。为此,国家标准限制手机最大辐射功率不超过2瓦,在信号良好时功率甚至小于0.3瓦,路由器因为通信距离较近,功率还要更小一些。

如果希望进一步减少辐射影响,可使用有线耳机或免提通话,拉开人体和手机的距离。事实上,医学记录表明,很多人长期使用手机后感觉不适的主要原因是眼睛和精神上的疲劳,与辐射无关。

谣言二: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残留辐射

这也是不准确的。“残留辐射”一般是指物质受到辐射吸收能量后发生微观变化,储存部分能量并在稍后放出的过程。大多数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放出的辐射单位能量要低于受到的辐射,如受到紫外线照射的荧光物质可以发出可见光。

对于微波炉,食物吸收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了热量,随后释放出来也将是以热量或红外线的方式,这确实可以称为一种“残留辐射”。但正常的食物内不存在可放出微波的成分和结构,更无法凭空制造其他单位能量更高,危害性更大的辐射。

辐射就像火,控制得好,它是为我们做饭、取暖的好帮手,失控了,才会造成危险。下次再听到关于“辐射”的传言,不妨先问问,它是哪种辐射?能量多大?能屏蔽么?弄清这三点,你就能轻松看透大多数辐射谣言。

作者介绍

一只大黑猫,中科院物理所博士。

来源:重庆科技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