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瓶装水为何差价悬殊?我们买的根本不是“水” ?真相让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14:54 1

摘要:昨晚刷抖音,看见农夫山泉又上新,水源地直播里主播在雪山脚下喘着气喊“这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弹幕刷得飞快,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买的从来不是水,是这场直播里被剪辑过的阳光、风声和“我很健康”的自我暗示。

一瓶水卖三块还是三十块,差别到底在哪?

昨晚刷抖音,看见农夫山泉又上新,水源地直播里主播在雪山脚下喘着气喊“这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弹幕刷得飞快,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买的从来不是水,是这场直播里被剪辑过的阳光、风声和“我很健康”的自我暗示。

先别急着点头,拆开算笔账。

纯净水,就是自来水多走几道滤芯,成本几分钱,卖你一块算良心。

天然水得先拿到采矿权,跟国家租山头,机器抽深层水,运费一公里一块多,出厂价就两块出头。

矿泉水更麻烦,得证明里头含锶、偏硅酸,检测报告厚厚一沓,百岁山在长白山那口井,光维护一年烧掉上千万,不卖贵真回不了本。

可真正让钱包变瘦的,是瓶子。

最新行业数据,塑料瓶成本占整瓶水的七成,越贵的瓶子越厚,摸起来像磨砂手机壳,瓶底还偷偷加了个凹槽,光线下显得水更透亮。

环保概念一来,可降解材料又贵了三成,这钱最后还是我们掏。

品牌最会玩的是讲故事。

农夫山泉把水源地拍成纪录片,雪山、森林、野生动物,镜头一转,瓶子在晨光里冒水珠,弹幕齐刷“想喝”。

百岁山更绝,直接把长白山装进限量礼盒,瓶身印着经纬度,喝完瓶子舍不得扔,摆书架上当装饰。

你以为买的是水,其实是买一张“我过得精致”的朋友圈门票。

便利性是最后一根稻草。

地铁口自动售货机里,三块的农夫山泉和三十块的依云摆在一起,赶时间的人根本不会比价,扫码走人。

写字楼里新装的智能饮水机,扫码出热水,一杯三块五,比楼下便利店贵,但省了两分钟等电梯,打工人照样买单。

说到底,水只是载体,真正被卖的是焦虑、身份和节省时间。

下次口渴,先问自己:是渴,还是想被看见?

来源:益谈法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