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时候,没人会想到他那点小心思。装成百姓,混进人堆,东张西望,好像每座水乡都能看到自己梦里的盛世背影。苏州城那天格外热闹,船来船往,街头巷尾都是江南的烟火气。乾隆四处游荡,突然瞥见个算命的,摊儿冷清得很,比周围小吃摊落寞多了,但就那人,坐在一堆
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时候,没人会想到他那点小心思。装成百姓,混进人堆,东张西望,好像每座水乡都能看到自己梦里的盛世背影。苏州城那天格外热闹,船来船往,街头巷尾都是江南的烟火气。乾隆四处游荡,突然瞥见个算命的,摊儿冷清得很,比周围小吃摊落寞多了,但就那人,坐在一堆八字纸符中,不慌不忙,笑容有点意思,神态又不像个闲人。
乾隆心里咯噔一下——大概碰上能人了?他就拐进去。没两步,还没开口呢,那算命的突然扬声:“贵人,终于等到您了。”说实话,这种寒暄很多摊贩爱说,可搁这一天来,乾隆居然被冒了个冷汗。内心很复杂,眼神飘了一下,又尝试着装糊涂。谁知道,那算命的没接茬客套,直接拉他落座,抓着他的手翻来覆去地看起来。
“您89岁没跑!”算命先生抬头道,“有一关,别太折腾自己就行!”讲完还小声补一句,“多操心容易折寿。”乾隆面上没什么,心里却跟念咒一样盘算着,是不是遇到大仙了?明知道疯话八成多,可他还是立刻扔了一锭银子,笑眯眯说算你有个好彩头。只是谁能想到,这一卦,居然搅得满心都是怪异。
走出巷口,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刚刚那人说的年龄,还在那儿咂摸词语的真假。乾隆侧头斜看跟随的太监,估摸着如果算命的把话带出去,京城风言风语,岂不天下大乱?越合计越觉得不妥,终于出声要随从返回,把人收拾掉。是的,下令果断,手法直接。这时候他不再是江南清客,而是那个雷厉风行的皇帝。
不过信息出错,回来的侍卫跨进巷子,只见算命人的摊早已打包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张白纸压在石头下,上头潦草写着:“只为皇帝算一卦。”写得轻描淡写,却也收拾得抹不着任何尾巴。有人说是算命的早有准备,有人觉得是乾隆刻意抬高气氛,反正没人再能找到这号人物了。
事情就这样被他自己给整没了,多少有些邪乎。乾隆那时候显摆,还是有三分忌惮。可到底是老谋深算,见没端倪,只好不了了之。此刻要提一句:这样的桥段要是发生在今天,头条热搜恐怕要炸掉了吧?
现在回头看,89岁的寿数,在那会儿是难以想象的事。中国古代,“七十古来稀”,能活过八十已经是罕见,更不用说天子一生经常承受精神压力、政治风浪。而89岁,他到底靠什么?随便翻翻资料,清朝那时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2023年的数据测算出,中国古代男性皇帝平均寿命不过45.4岁,乾隆简直是把平均数按在地上摩擦。
更离谱的是,他母亲孝圣宪皇后在乾隆登基之时,已经破了85岁的关口。当年母子俩同游泰山,八旬老太太爬山不带喘气,这基因真不服都不行!有历史学者统计,早清皇家的寿命比明朝后期明显长,有基因,有生活,有医疗,也有社会稳定这根底气。乾隆身上的好底子,到底是牛得过分。
不过他自己本人的养生,也挺讲究。史料记载,他每日饮食素淡,最爱时鲜瓜果,清晨喝蜂蜜水,作息有规律。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五十九岁时《膳单》一次性记录七十多样菜,却多数是蔬菜豆制品,牛羊肉才一丁点。不贪酒,不迷嘴馋,身体状态杠杠的。这个细节不是个啥秘密,紫禁城有专门太医院配膳,检查日饮夜食,每一项都几乎按时辰来。
另一头,乾隆爱动真的是有目共睹。皇帝吗,没闲着——每年春秋骑马打猎,江南巡游,诗社墨会,甚至六十岁以后还要组织几百人的书画雅集。运动带着心情提升,心理学家说有助长寿。可换成今天翻查医保档案,估计老爷子也未必每次都能“万事无忧”。健康体检可能数据并不完美,毕竟百病缠身这词,也不太适合皇帝的体面。
有趣的是,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嘴上硬气,说自己风流快意,其实历史上关于晚年乾隆病痛的记载也不少。《清实录》里记过他六十五岁曾频繁服用“延年益寿丸”,春秋祭祀时走路不太利索?但江南群臣见他,仍都说龙颜安泰。这种落差,复杂得很,是不是惦记权力,舍不得放手?
再往深里捅一句,乾隆的高寿是不是自己折腾出来的,有没有后天成分?不少专家认为,南巡北游虽劳心劳力,但让他总处优越环境,不必天天跟流行病硬杠,对长寿也是福气。可你说换成今天,他天天睡商务舱、喝健康果蔬汁、上健身房,可能反而活得更憋屈。这理由有点主观,不过多说一句,谁敢跟天命皇帝较真呢?
有人说乾隆太会算计,城府太深才保住性命,其实城里城外,阴谋阳谋都不是长寿的道理。欧美医学有“心理健康影响寿命”这个说法,国内中医也提心气舒畅,但政权斗争里,心理压力大过常人。按这个角度推出来,乾隆应当早早累垮,结果偏偏越活越精神。这一点,不合逻辑也正常。
再者,乾隆能活到89岁,也有环境因素。乾隆时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盛世。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23年编辑的《中国社会通史》记载,乾隆朝国库银两高于清初三倍,田亩产量远超前朝,治安稳定,百姓衣食无忧。这种天底下最稳妥的环境,换谁不想多活几年?
当然,他那算命的一卦,到底有没有用,很难说。当时的江湖上,算命先生数不胜数,有真有假。但能在乾隆眼皮底下安然退场,还能让皇帝自己喘口气,不是普通江湖术士能做到的。有人推测那算命先生其实早认出乾隆身份,只是借卦象留块伏笔。历史上,这种小插曲层出不穷,大多不了了之,但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透,历史变得更有活力。
必须承认,乾隆的权力紧握到头,他儿子嘉庆继位的时候,他依然精神不错。有人说这是盛世的标志,皇帝不肯退场。可翻开历史,有多少权力者到了晚年愿意放手?乾隆的晚节其实也不完美,晚年宠信和珅,贪腐横行,经济虚胖。可惜,这和寿命到底有啥关系?不全有。也许,欲望不过是动力,他永远没被困在自己的局里。
也不排除如果换个角度,乾隆可能是靠那些“药丸”、“养生秘籍”拖成了老寿星。有专家2024年刊文章研究乾隆日常服用的大量金贵滋补方,怀疑其实某些药用成分接近现代皮质激素,带来伪健康假象。但数据拿出来,民间至今还没个统一结论。这些细节,历史接不上,也没人真能测出来。
皇帝寿命长短,归根到底,谁也说不清是命定还是自为?其实乾隆活到89,有基因,有养生,也有运气成分。再多的分析也难分出道道来。相比之下,把江山玩明白的,未必活得长;把身体保养到极致的,却未必懂得享受人生,谁看得明白?
可不管怎么算,乾隆能活得比绝大多数皇帝都久,还能天天自夸“十全老人”,他那份乐观,或者城府,真不是常人能学的。摊开史书,他活到89,在他那个年代已经够人眼红。
就像那年算命先生说的,提前知道结局的人,总是走得轻巧点。有些谜底留白,历史才好玩。
来源:晓玉历史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