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锐评:张惠妹唱功还是华语第一吗?黄霄云、单依纯是否超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0:38 1

摘要: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新老歌手市场的统治力和艺术审美的推动。先给出结论:张惠妹的唱功依旧是华语女歌手的标杆,尤其是CD专辑的艺术审美推动。而黄霄云、单依纯他们是生猛的Live型歌手,这是不同市场和优势。从塑造歌曲和生涯唱功来说,张惠妹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华语第一流行

粉丝提问:张惠妹的唱功还是华语第一吗?新时代女歌手黄霄云、单依纯是否已经技术性超越?

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新老歌手市场的统治力和艺术审美的推动。先给出结论:张惠妹的唱功依旧是华语女歌手的标杆,尤其是CD专辑的艺术审美推动。而黄霄云、单依纯他们是生猛的Live型歌手,这是不同市场和优势。从塑造歌曲和生涯唱功来说,张惠妹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华语第一流行女歌手。

我们会觉得新歌手非常生猛,在音色、音域、腔体上都有着时代进步的技术大爆发的痕迹和优势,这是客观事实。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一件事:当我们将流行音乐当做一门艺术的时候,单依纯、黄霄云、姚晓棠、希林娜依·高这些孩子们,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初学状态。而张惠妹就是这个艺术的王者。为什么单依纯很想王菲?愿意和常石磊合作?原因就在于:单依纯在努力学习唱功艺术、流行艺术的逻辑。

我们从张惠妹的身上去看,就会发现张惠妹的视角已经超越普通对于唱功的标准音准音色音区的定义,而是一个艺术化塑造的演唱逻辑,具体如下:

1:目前华语30年发展,张惠妹用唱功创造了最多的金曲,最多的翻唱作品,没有之一。而黄霄云、单依纯他们还是处于一个翻唱的状态,单依纯走的好一点,原创作品在慢慢发光发热,但是整体还是一个翻唱的状态。演唱会翻唱作品有足足十首。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在于,创造金曲的唱功需求,和Live声乐竞技型歌手的唱功需求是不同的。

创造金曲的一个艺术性的总和,音色、音域、腔体、技巧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需要是在于对于情感的把握和诠释是否足够产生较大的共鸣。抑郁悲伤的时候,就应用抑郁悲伤的声音去唱。那么什么是悲伤的声音?这就是张惠妹称霸的关键:

如果是单依纯,悲伤的情绪可能是颤音和转音。如果是黄霄云,悲伤的情绪可能是美声哭腔。但是张惠妹,可以将悲伤演绎出数十种不同但又痛彻心扉的音色,比如说:《如果你也听说》的沙哑音色抒情提供的叙述感和回忆感、比如说:《剪爱》的胸声哽咽音色的痛彻心扉。比如说《哭不出来》的上抛语感顿挫提供的委屈和孤独。

所以我们会发现张惠妹会更多的去做真声的基调色彩,符合歌曲的逻辑,而且基调是可变的。摇滚、抒情、民谣、乃至于电子、Funk。就算抒情,张惠妹也可以对于不同的歌曲具有完全不同而万分精准的真声色彩把握。这个能力对于单依纯和黄霄云这类还未体验人生生老病死的孩子而言,是无法做到和诉说沧桑的。这种能力是超越了所谓的技巧,以情感驱动为主。

2:张惠妹的唱功是艺术思维驱动,具体技巧核心是语感、情绪、咬字。而不是声乐要求的可量化技巧驱动,当下单依纯的语感也非常完美,但是在情绪和咬字上和张惠妹之间存在差距。如果非要将张惠妹的唱功进行解析,那么我们会发现,张惠妹的唱功已经脱离了我们认为的可量化指标,比如说音准、音域、音色这三类指标。而恰恰黄霄云、单依纯等新时代女歌手的强项就是:音准、音域、音色的恐怖表现。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件事:为什么大部分流行音乐天王天后,他们都不是科班生?答案就在于:一旦将视线过于集中在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那么对于音乐艺术理解的处理,就会偏向于固定化。这也是学生思维的根本性问题所在。如此就创造了张惠妹和单依纯等人之间的差异:

这里黄霄云和单依纯是非常好的对比放,她们三人唱功优先级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但又各自竞演:

黄霄云:唱功核心以美声真声驱动和高音为主,强调腔体,忽略了流行唱功的音色明亮度、华丽度和技巧。美声在流行的处理之中会显得缺乏个性化,这就造成了黄霄云的现场很好听,因为音准,但是CD效果一般。

单依纯:唱功核心以完美的流行个性化语感为主,配合惊艳的弱混、声带边缘化等小嗓音色技巧,加上大嗓强混技巧的综合体。整体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语感上偏向于学术型的咬字优化,但是对于情绪的塑造,受限于年龄,缺乏对于情感复杂性的音色解析。

张惠妹:唱功核心是个人理解的艺术情感,强调对于真声比例的音色塑造。唱功会将歌词和编曲、旋律、乐器的配合纳入思考。如果高频乐器多,就会增加胸声,如果低频乐器多,就会强调头声。而基调永远是充沛的真声比例。这就让张惠妹的声音,在真声一个音色上就具有了,单依纯的音色技巧强烈张力对比空间。张惠妹的真声这一个音色,也具有极为丰富的强弱动态。

综合来说就是,张惠妹的唱功问题是单依纯的下一个阶段:当下单依纯的唱功其实收到了较多欧美思维——一招就是一招,强混就是强混,弱混就是弱混、声带边缘化就是声带边缘化。但是张惠妹说:不,艺术从来不是一招一式的,而是天地大同。强混也可以成为弱混,真声也可以声带边缘化,也可以胸声,他们的动态没必要将他限制为一招一式,随性而唱,表达情绪就好。

我们会看到张惠妹的思考维度,是超越了所谓的强混弱混出招表。走到了将一首歌曲作为一个整体,去思考如何将歌曲的情感永恒化艺术化。这种独特性是华语音乐艺术的真正的高峰。

近些年来,因为《歌手2025》真唱直播的环境,让我们慢慢对于真唱的需求增大,但是实际上这仅仅是音乐声乐的表现,而阵阵的音乐艺术是和绘画、雕塑一样艺术形态,他们需要大量的思考,来呈现更为完美的表现。显然直播真唱对于真正的CD唱片而言并没有太多意义。

CD录音棚依旧是金曲创造的根本源头。张惠妹的唱功依旧是标杆之中的标杆。希望未来单依纯、黄霄云可以慢慢成长,达到张惠妹的表现。

来源:小辫子的小辫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