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有人问、困难有人帮、荣光有人颂 崂山区北宅街道的“双拥答卷” 从心出发向“实”发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1:01 1

摘要:崂山北麓,溪涧潺潺,这片被革命精神滋养的土地,始终跃动着拥军优属的赤子之心。北宅街道,一个镌刻着红色印记的名字,在这里,尊军崇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夜践行的诺言;在这里,军人军属的牵挂有人问、困难有人帮、荣光有人颂;在这里,退役老兵退役不褪色,在乡村振兴、社区

“情系八一,爱暖军心”兵妈妈主题活动。

现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

崂山北麓,溪涧潺潺,这片被革命精神滋养的土地,始终跃动着拥军优属的赤子之心。北宅街道,一个镌刻着红色印记的名字,在这里,尊军崇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夜践行的诺言;在这里,军人军属的牵挂有人问、困难有人帮、荣光有人颂;在这里,退役老兵退役不褪色,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的新战场上续写铁血荣光。

红色精神薪火传

初心如磐显担当

北宅的拥军优属传统,深植于历史的土壤,蓬勃于新时代的实践。埠落村的老兵刘延喜,功勋深藏50余年,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老兵于卫国18岁入伍,历经血与火的考验,生前曾奔走于中小学课堂,讲述信仰的力量……这些闪光的名字,构筑起北宅街道的精神丰碑,也为当下的双拥工作注入了不竭动力。

历史的回响,深深激励着当下的实践。如今,北宅街道严格落实《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要则》和《民兵基层建设要则》要求,强化基层武装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力守护国防基础,为国防工程维护提供有力保障,扎实推进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同时优化民兵组织结构,提高编组质量,抓实参训备战工作。

2025年上半年,北宅街道走访慰问6家驻街部队;走访74名重点优抚对象、15名困难老兵及现役军人家属;为立功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3户,新悬挂光荣牌8块,累计达1354块。一组组数字背后,藏着“军民一家亲”的生动注脚。“八一”建军节前,北宅街道联合首都航空安保部走访参战老兵,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退役老兵动情地说道:“党和政府始终挂念着我们,这份关怀暖到心窝了!”

用心用情优服务

当好暖心“娘家人”

北宅街道始终以“部队的事特事特办,军属的事急事急办”为原则,构建起全覆盖、精准化的服务保障体系。2025年上半年,街道发放无军籍职工及烈士遗属补贴、稳岗补贴、孤老残障分散供养费等各类补贴;为19人办理并发放优待证,完成3名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认定。

创新服务模式,让尊崇优待更具质感。近年来,每逢重阳节,北宅街道的400余名60周岁以上的退役老兵,都会收到一份重阳补贴作为暖心礼物。各个重要节庆,北宅街道的关怀从不缺席,保障老兵享受更多实实在在的尊崇。今年6月6日,街道联合电信企业为优抚对象集中办理“拥军卡”,涵盖街道户籍的退役军人、离退休军人、各类军烈属及现役军人家属,以专属资费优惠切实提升他们的荣誉感与获得感。7月8日,“心灵驿站”驻站心理咨询工作室正式揭牌,特邀专业心理咨询师每月提供“一对一”私密咨询,聚焦焦虑调适、就业压力疏导、家庭关系修复等领域,为军人军属构建起全链条心理关爱体系。

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北宅街道更显温情细腻。面对需要帮助的退役军人,街道工作人员不仅上门帮助打扫卫生,更持续跟踪帮扶,勉励其发扬军人不怕困难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定期探望住在老年公寓的退役老兵,时刻关怀着老人的健康状况,并送上物资与节日问候。“爷爷,我们来看您啦”“您最近身体怎么样”……一声声工作人员亲切的问候令人倍感温暖,“退役军人之家”已然成了他们实实在在的温暖依靠。

军民携手齐奋进

双向奔赴情意浓

北宅的双拥实践,始终注重情感互动与精神共鸣。今年以来,街道联合部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为庆祝“八一”建军节,街道组织辖区民兵与驻地部队官兵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联谊赛。绿茵场上,双方队员精神饱满、配合默契,在攻防转换间尽显拼搏精神,在激烈而友好的角逐中相互学习、增进情谊。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军地青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搭建起心连心的桥梁。3月25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驻地某部队、街道社工站,走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助老助乐”服务活动,擅长理发的官兵和志愿者为老人们精心修剪头发,围坐倾听他们讲述往事,现场欢声笑语洋溢,温情满满的氛围打动着每个人。“在训练之余能够参与志愿服务,为当地老百姓多做好事,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北宅街道不忘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促进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绽放新的光芒。在街道的组织下,五龙涧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海军某部军营,参观了整洁划一的营房,见证了“豆腐块”被子的叠制过程,观看队列格斗表演,并与军营小动物亲密互动,稚嫩的眼神里写满了对“最可爱的人”的崇拜。“八一精神·红色传承”暑期公益课堂研学活动上,“红领巾”与“迷彩绿”深情相遇。原特战队员孙嵩分享的军旅故事,让孩子们深受震撼。军事体验环节中,青少年们一丝不苟地练习站军姿,汗水浸透衣衫却坚持完成,在亲身实践中感悟钢铁意志。

退役焕彩立新功

平凡岗位续荣光

在北宅,退役军人不仅是受助者,更是奉献者、引领者。下葛场村军民联动志愿服务队的16名退役军人,以“党员老兵+巾帼骨干”为双核引擎,自2022年成立以来,累计服务1700多小时,温暖200余户家庭,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红色尖兵”。他们因为精神残疾二十年不敢与人直视的尹大叔坚持“每月一次理发、一次洗澡、一次庭院大扫除”的承诺,用七百多个日夜的耐心敲开了冰封的心门;他们为遭遇连环打击的低保癌患家庭送餐守夜、帮扶遗属,用军功章的温热陪伴生命最后一程,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大爱。队长姜相平退役后扎根乡村,8年间带领队伍筹款,帮助百余户家庭解决樱桃“丰收的烦恼”,让火红的樱桃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印记。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战场上,退役军人同样堪当大任。五龙涧村兵支书王俭龙,退役后毅然返乡,创新打造“云上涧”品牌,通过“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线上借力抖音等平台宣传,线下与机场、商超合作,成功让北宅樱桃首次走进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面向全国,一改社区集体经济为零的状况。他将传统农产品变身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生动诠释了“兵支书”的实干与担当。

夯实机制促长效

砥砺前行谱新篇

展望前路,北宅街道步履不停,推进拥军优属工作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大局,致力于构建“机制更健全、保障更有力、尊崇更彰显”的新时代基层双拥工作格局。下一步,北宅街道计划以制度创新为引擎,持续优化“精准识别、高效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对辖区内军创企业进行系统化建库与核实,联合人社部门精心打造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搭建“人岗精准对接”的就业快车道。

北宅街道还将大力推动“军民同心·护航心灵”心理健康进军营、军营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提质升级,促进驻街部队与村(社区)结对共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更重要的是,着力打造集“场地、培训、融资”于一体的“退役军人服务驿站”,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全要素、全周期的支撑平台,全力支持他们在人生“新战场”上续写辉煌。此外,街道将持续深化典型培树宣传机制,广泛发掘和传播优秀退役军人和拥军楷模的先进事迹,让尊崇之光扎根基层、照亮社会,凝聚起“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广泛社会共识。

从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到和平时期的默默奉献,从急难险重时的挺身而出到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北宅街道用最质朴的行动,书写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深厚情谊,尊崇军人、关爱军属正蔚然成风。北宅街道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拥军优属工作,让军民团结之花在崂山脚下绽放得更加绚烂。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姜丹宁

北宅街道武装部供图

来源:青岛早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