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繁荣的网络文学背后,草根的梦想正在被摧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6 21:14 1

摘要:如今打开任何一个阅读平台,映入眼帘的似乎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 日均新增作品超 10 万部,用户规模突破 5.75 亿,年度营收高达 440 亿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欣欣向荣的,而且这些数据也让人无法反驳。

在网络文学行业浸淫多年,见证了它从草根狂欢演变为资本主导的寡头竞技场。

如今打开任何一个阅读平台,映入眼帘的似乎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 日均新增作品超 10 万部,用户规模突破 5.75 亿,年度营收高达 440 亿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欣欣向荣的,而且这些数据也让人无法反驳。

但是,如果撕开这层光鲜的面纱,却可以看到繁荣背后的另一面,1800 万的注册作者中,仅 6 万人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前 30 位头部作家基本垄断了全行业 90% 以上的收入。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被平均了,这是不正常的。

不正常的根本原因是垄断。

网络文学行业之所以会形成寡头垄断局面,本质上是资本、技术与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还有一个大家想说却又不敢说的原因,就是资质的审批。

我国文学、文化方面的经营资质相对来说是比难的,要审批的项目多、手续也多。比如一个文学网站,除了常规的备案号外,还需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等特种经营许可证,咱不带任何偏见和趋向,客观地讲,要办齐这些证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个人和小公司基本被拦在了门外。

从经济层面看,IP 全产业链开发的高收益特性,决定了资源必然向头部集中,原因也不难理解,IP要收购、宣发、运作,同样也不是一般人或小企业能办得到的。

阅文集团 2024 年财报显示,其版权运营收入同比增长 34.2% ,达到近 40 亿元。

这些盈利是怎么来的?答案是头部作者带来的。

另一方面,影视公司为了降低风险,特别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下,他们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所以也更愿意购买有粉丝基础的头部 IP,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最终导致资源垄断不断加剧。

从技术层面的算法推荐机制来说,也为垄断提供了实现的路径。

所有头部平台都采用类似的推荐逻辑:根据用户行为数据不断优化推送内容,这必然导致流量向少数爆款集中。

有平台透露,他们网站内 85% 的流量都集中在前 50 部的作品,并且这种集中度还在继续提升。

算法的本质是效率工具,它会自动放大已有的优势,形成难以打破的流量垄断。

而资本运作的模式则从根本上巩固了垄断地位,头部平台通过保底分成、买断版权等方式锁定头部作家资源,将最具创作能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作者纳入麾下。这种排他性的合作,使得中小平台难以获得优质内容,也使得草根作者无一例外的一刀切的被排除在门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集中。

更值得警惕的是,资本正在将网络文学创作异化为工业化生产,通过数据测试、用户画像等手段规范创作流程,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却也扼杀了可能诞生的具有创新性的作品,从源头扼杀了新人崛起的途径。

网络文学的虚假繁荣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其背后的困境正在全方位侵蚀行业根基。

最直观的便是收入分配的极端两极分化,一边是头部作家的年入过亿的财富神话,一边是绝大多数作者连基本生计都难以维持,这种赢家通吃的模式,甚至连腰部作者的生存空间都被严重挤压。我曾见过不少有潜力的新人作者,他们的作品质量其实并不差,但始终无法突破流量壁垒,不得不黯然离场。

当这个曾经的草根梦想的舞台不再公平,当新人难以获得有效培育,创作梯队出现断层便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整个行业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危险境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连作为我这样的腰部作者,同样感觉到生存的危机,草根作者想要脱颖而出自然更是难如登天。

创作门槛的坍塌式降低,从表面上看,似乎给了所有草根更多的机会,各平台日均新增作品超过 10 万部,好像真的到处都是机会,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现实是,真正能完成签约的比例不足 1%。

在算法的推波助澜下,海量同质化作品堆积形成的数据泡沫,不仅掩盖了实质性的内容危机,更抬高了优质作品的筛选成本,实际上平台上那么多作品,其实大部分作品是在流量作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电子垃圾,它们连作品都算不上。
我曾参与过平台的审稿工作,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投稿,编辑团队不得不依赖关键词过滤等机械手段,许多独具特色但不符合热门标签的作品就这样垃圾堆里被埋没。

资本介入下的创作异化,从根本上扼杀了草根的创作活力。

我认识的一位资深作者坦言,他的新作大纲必须先经过平台的数据测试,角色设定要符合用户画像偏好才能动笔。

是不是很可笑?这种工业化生产模式下,草根作者要么被迫迎合平台的流量偏好,创作自己并不擅长的题材,要么坚持自我却面临无人问津的困境,两难的选择让许多有潜力的新人望而却步。

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总结会中,我们常听到一个词——生态。

那么什么是生态?其实就是我们身体中的新陈代谢,需要有不断地新鲜血液进来,才能保持活跃,不然的话,繁荣的背后一定是哀嚎一片。

事实上,网络文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制造多少年入过亿的神话,而是在于能否给每一个有文学梦想的人,提供成长的土壤。

良好的土壤才是未来发展的一切,而当下的网络文学则是一片焦土。

网络文学的未来更不应该由算法和资本完全定义,更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独角戏,而是得让每个草根写作者都能看见光,得让网络文学真正成为大众创作的舞台,而非寡头垄断的角斗场。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胜利,从来不值得被赞美。

本文由写作营(ID:gh_80fcdacccbc2)原创,版权所有。

来源:文章千古事心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