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3日,第九届立秋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5」,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吴声表示,AI场景革命正在让商业开启「哲学生活方式周期」,关键是在每个具体场景重建「意义坐标」。
2025年8月3日,第九届立秋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5」,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吴声表示,AI场景革命正在让商业开启「哲学生活方式周期」,关键是在每个具体场景重建「意义坐标」。
「吴声造物」在会后策划推出《新物种观察·2025案例特辑》,围绕大会研究的「商业新物种」,展开各个行业的场景创新解读。本期带来第5篇——「小红书」。
一、此刻的连接器:个体生活成为公共叙事窗口
当数字化成为最大商业共识,连接「此刻」的意义就在于:理解从流量运营到「人」的运营的变化逻辑。在注意力粉尘化时代,小红书以「即时性」重构连接价值,不仅作为内容平台,更成为「此刻」的连接器。只有让生活场景因个体连接,才能形成一个「真诚温暖的共益社区」。
我们观察到三个方面的连接表现。第一,连接人与信息。一个典型就是「生活搜索引擎」成为用户决策的即时入口;第二,连接人与人。譬如二次元群体通过「助农直播」实现跨次元协作进而实现「代际混搭」;第三。连接人与意义。譬如话题「被一亿人看过的美国家庭」中,因中美两个家庭的见面引发全球化共情。
「意义」被实时记录与放大,个体生活成为重要的公共叙事窗口。从全职妈妈分享露营经验缓解焦虑状态,到异乡漂泊者被邀请到陌生人家中共进火锅,小红书的每一个「此刻」都探索释放个体最纯真的善意。正是基于对生活场景与微观需求的极度重视,印证小红书对「人」的深入理解。
二、UGC就是价值观:将用户「选择权」置于高位
小红书提供的独特的连接土壤,也决定其独特的商业价值。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作为价值观,本质是让普通人的美好生活最大限度「被看见」。据了解,小红书有超过1亿创作者与3000多个兴趣圈层,鼓励用户基于封面与标题主动探索,满足其多维度的兴趣发现。
小红书「烟火生活季」系列城市IP,图为在乌鲁木齐举办的「最炫民族婚」典礼。
较为代表的,譬如去中心化的用户分享与双列瀑布流界面设计,用「选择权」赋予用户更多自我发现。用户内容的真实度和丰富度,让平台成为现代生活的大型数字田野。小红书尤为重视在地内容的发掘与表达,马路生活节、烟火生活季等IP,都成为「重新发现城市」的实体标的。
缺乏对数字用户的真实洞察,就会缺乏对新场景的真实理解。正如其自身定义,小红书不仅是内容平台,更是连接用户、激发灵感的「生活兴趣社区」。依靠兴趣圈层的发展推动进一步增长,以去中心化的流量机制,确保多元、真实的个体分享突破圈层,并将用户「选择权」置于高位。
三、生活景观创造:微观需求下的生态拓展
极致颗粒度需求,反而能编织「最大公约数」的生活图景。最小需求与最多需求,不只是散落的信息,而是不断涌现为具体、可被观察的生活景观。我们注意到,首届「小红书独立开发大赛」作为平台生态拓展的重要尝试,就曾展现出各类开发者的创作能力,也带来多维度的商业启示。
首届「小红书独立开发大赛」获奖名单。
据了解,首届「小红书独立开发大赛」召集16岁到60岁的开发者,有共计1355个项目参与。其中,譬如根据用户对「晒太阳」的需求开发Sun Ally应用,或为解决「晚上太暗拍不好照片」而创建「小猫补光灯」等产品,实现从「人找货」到「需求定义市场」的转变,以微观需求创造生活景观。
AI时代的商业终极命题,是把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一群人的答案。小红书在重新定义「连接」的时间单位,不是日活、月活,而是「此刻活」。当独立开发者成为新时代的创作者,「愈垂直,愈公共」的场景创新逻辑就会得到印证。用户所拥有的仅在此刻,正是AI时代最本质的连接起点。
首发来源-「吴声造物」公众号
来源:吴声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