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国荣那句“她太真实,敢爱敢恨,容易吃亏,但总会有人懂”,搁现在来看,简直就是先知洞见。
张国荣那句“她太真实,敢爱敢恨,容易吃亏,但总会有人懂”,搁现在来看,简直就是先知洞见。
17年前的这句评价,扔在张柏芝身上,像不像一句谶语?
尤其是对比起现在王菲那“何不食肉糜”的“神隐”状态,舆论风向这东西,真是比天气预报还变幻莫测。
想当年,张柏芝和王菲,这两个名字,怎么都绕不开谢霆锋。
一个是玉女掌门人,《喜剧之王》里柳飘飘的清纯、《星愿》里秋男的倔强,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另一个则是天后,“天后”这俩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仙气。
一个在泥潭里摸爬滚打,一个在云端俯瞰众生,然后,时间这把杀猪刀,就这么不动声色地给这两人的人生画出了截然不同的弧线。
还记得《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张柏芝练舞练到一半,想到孩子偷偷掉眼泪的样子吗?
那不是演,那是真情流露。
直播带货,说错个菜名,非但不觉得尴尬,反而让人觉得:“嗯,这就是我认识的那个张柏芝,有点笨拙,但特别真实。”
这份真实,比那些永远完美无瑕、像精心雕琢过的偶像,更能戳中人心。
老话怎么说来着?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才是最打动人的力量。
话说回来,王菲那边呢?
现在偶尔被拍到,不是在逛街,就是在和朋友聚会,身边不是谢霆锋就是周迅、那英这些“天后级”损友。
潇洒是真潇洒,但也难怪网友要吐槽:“菲姐,能不能稍微接地气点?咱老百姓都等着看您‘烟火气’呢!”
这种“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态度,固然是她的个性,但在“真实”成为稀缺品的当下,总显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感。
张国荣的评价,细品之下,真是字字珠玑。
他看透了张柏芝的“容易吃亏”,但也笃定了她的“真实”终将有人懂。
她敢爱敢恨,爱的时候奋不顾身,伤的时候撕心裂肺,这种淋漓尽致,让她在感情里跌跌撞撞,但也让她在人生低谷后,还能靠着这份“真实”重新站起来。
不像有些人,总活在自己构筑的完美世界里,一点瑕疵都不能有。
咱们换个角度,这哪是“谁输谁赢”啊,这分明是“人生选择题”。
谢霆锋选王菲,大概是灵魂伴侣的“共鸣”,两人在一起,那股子“酷”劲儿,谁能比?
而张柏芝,她把三个娃放在了第一位,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母爱伟大”就能概括的。
这是她为自己的人生找到的那个最踏实的坐标。
看看她现在的社交账号,简直就是“晒娃博主”的典范,从带娃旅行到自创品牌,直播带货首秀销售额破亿,这哪里是“跌入谷底”?
这分明是活出了自己的“大女主”剧本。
当然,有人会说,王菲的生活方式,是无数人梦想的终点,那份超然物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没错,但“梦想”和“现实”,有时候就像硬币的两面,你不可能同时拥有。
张柏芝选择的是“现实”,是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鸡毛蒜皮,是每一个为了孩子而努力拼搏的瞬间。
她把生活过成了“接地气”的模样,这种“落地”,反而让她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娱乐圈几个明星的“人设翻车”事件,一时间,大众对“真实”的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你看那些精心打造的“完美人设”,一旦被戳破,那叫一个“塌房”有多快,就有多狼狈。
而张柏芝,她身上的“人设”,不是别人给的,是她自己一点一滴,用血泪和汗水,一点点“立”起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张国荣当年对张柏芝的评价,简直就是神预言。
他看到了她身上那种不加修饰的生命力,那种敢于面对自己,敢于在泥泞中站起来的勇气。
这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力量,不是吗?
至于所谓的“输赢”,或许早就被时间冲淡了,留下的,只是每个人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清晰足迹。
说到“格局”,这东西最考验人。
张柏芝的“格局”,就在于她没有被过去的辉煌或阴影束缚,而是选择了一种最直接、最坦诚的生活方式——照顾孩子,经营事业。
这不比那些一边享受聚光灯,一边又想保持“神秘感”的明星,来得真实?
王菲呢?
她的“格局”,在于她坚持自我,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只是,这份“想要的样子”,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太遥远了。
“真人”的力量,有时候真的能跨越山海。
她不是完美女神,但她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跌倒爬起的勇气。
这种“不完美”恰恰是她最迷人的地方。
就像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比摆盘精美的法餐,更能填饱肚子,更能温暖人心。
最后,借用网友那句话:王菲活成了梦想,张柏芝活成了现实。
而我们呢?
或许我们都在这两种人生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对生活不同的渴望。
或许,我们真正喜欢的,不是谁“赢”了,也不是谁“输”了,而是那个能在平凡的生活里,依然闪闪发光,敢于拥抱真实的自己的人。
张国荣的预言,不止是张柏芝,也道出了很多人生的哲学:真实,永远是打动人心的最强武器。
来源:村里的姑娘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