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被戳中的只有老社畜:成年人的友情,常常死在一句“理念不合”里。
“零片酬救场”被挂热搜的那天,于正没敢点开弹幕。
他清楚,满屏飘过的不是“谢谢救场”,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真被戳中的只有老社畜:成年人的友情,常常死在一句“理念不合”里。
当年俩小伙子蹲横店冷板凳,一包泡面掰两半,写剧本、背台词,互相打气“拍完就能买电动车”。2008年的冬天就是这么硬扛过去的。
玫瑰江湖扑得悄无声息,何晟铭还是来了,不带助理,没谈片酬,一句“你戏里缺人,我来兜”。
火的是宫。
一夜涨粉三百万,于正微博被黑到限流,营销号说“剧情抄袭、做人矫情”。
何晟铭直接开麦:“放尊重点,没于正没我。
”一句话把热搜砸出个口子。
裂痕也在最火的时候悄悄长大。
笑傲江湖选角,于正把令狐冲写成嘴碎、傲娇、带点小坏的90后版,何晟铭想演的是“鲜衣怒马一剑光寒”,双方拍桌子拍到凌晨三点,第二天他收拾行李离开剧组。
横店街头的路灯下,于正哭得像走丢的小孩。
朋友转述的:“哭够一个月,抑郁一整年。
”
从此之后,两个人的名字再没同框。
网友例行考古,翻出旧糖也只剩玻璃碴。
直到带货直播时代。
何晟铭边切牛排边回答弹幕:“唯一承认的朋友还是于正,别人不行。
”短短十分钟,观看人数飙到四十万,后台数据跳出高转化的提醒。
同一晚,于正直播被问老搭档,只说“别带我名字挂热搜”,下一秒直接掐线。
镜头黑屏前的半秒,他的手指还在抖。
工作人员私下嘀咕:不是恨,是疼。
当年拍宫时,于正为了何晟铭被导演嫌弃台词慢,连夜改剧本删对白,第二天红着眼站在监视器后等一句“再来”。
这画面,换谁舍得删?
后来两人各自走路:一个继续写爽点密集的爽文大男主,一个跑去演年代正剧磨皱纹。
圈子都说,道不同,自然散了。
可没人提那年横店零下五度,何晟铭把军大衣裹在于正肩上:“你瘦得跟纸似的,冻坏了谁给我写戏?
”
如今网友嗑新的CP,早忘了玫瑰江湖。
老粉回看cut,弹幕飘过:“原来成年人的再见,连备注都懒得改。
”
于正依旧午夜发微博,配图一杯冰美式,“爱过就是勋章”。
凌晨一点,何晟铭点赞又取消。
故事讲到这里,像极了你我社畜的日常:一起深夜改方案的朋友,离职后默契地不再互相朋友圈点赞。
不是仇人,只是想起会胸口发闷。
他们没互撕,也没世纪大和解,留住的只是各自心头那一点——“曾经真的并肩过”。
所以屏幕前刷到这条八卦的你,关掉页面前顺手给三年没联系的老同事发个表情包吧。
别等直播热度过去,才来后悔当年没说出口的抱歉。
来源:认真的小猫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