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双轮驱动”跑出发展“加速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4:31 1

摘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交汇点,也是达州市大竹县“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的冲刺之年。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与艰巨发展任务,大竹县委锚定“决胜十四五、冲刺百强县”主线,以“超常之举”拼经济、以“攻坚之势”破难题,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交汇点,也是达州市大竹县“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的冲刺之年。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与艰巨发展任务,大竹县委锚定“决胜十四五、冲刺百强县”主线,以“超常之举”拼经济、以“攻坚之势”破难题,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9亿元,同比增长4.2%,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领域交出亮眼成绩单。

产业升级:

双轮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竹县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核心,构建“231”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在绿色产业赛道上,大竹深耕竹麻新材料领域,打造全链条发展生态。西部首个竹纤维生产项目、全国首个竹缠绕管道管廊全产业链项目即将投产,高穴镇葛麻山基地成功创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亚缇纺织二期扩能、荣煜垣棉麻混纺项目顺利落地,泰盛竹浆纸、天虹国际苎麻全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全速推进。如今,大竹经开区跻身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现代竹产业园区获批省级园区,绿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支柱”。

俯瞰竹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科技创新领域同样成果丰硕。围绕OPPO、华为、台达集团三大龙头企业,大竹强化产业配套、融入核心供应链,高标准建设科创CBD,新增11个省市级科创平台。通过“周末工程师”“揭榜挂帅”等创新模式,开展高分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科技攻关16项,推动28项关键技术成果转化。西部首个以AI智能体与机器人产业配套为核心的科技园区签约落地,并设立10亿元“川渝AI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新质生产力培育迈出坚实步伐。

制造业“突破性崛起”行动成效显著。1至7月,全县新开工工业项目20个、竣工投产12个,新升规入统企业11户、居全市第一;制造业投资完成31.13亿元、增速42.1%、增速全市第一,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

乡村振兴:

产业引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作为全国100个“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联系点”,大竹县以产业振兴为牵引,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协同并进。

粮食安全底线持续筑牢。小春粮食播种面积达38.2万亩居全市首位,新增油菜种植面积1.17万亩,出栏生猪40.02万头、补栏6.8万头,新增蛋鸡存栏29.5万羽,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全市第一,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竹践行“大食物观”,因地制宜打造“平坝稻油小龙虾、田边地角种苎麻、高山蔬菜中山茶、椿竹成林产业化”发展格局,新建成“竹林+”复合示范基地8万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3.1万亩。“全方位挖掘资源潜力、多元化保障食物供给”的经验做法,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并上报中央农办,“产业中心+农业园区+龙头企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乡村运营模式创新升级。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大竹推广“三美”未来乡村建设,做响“赶村”文化体验品牌,打造集餐饮住宿、运动健康、研学培训、AI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新业态。1至7月,广子“赶村”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12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50万元,乡村成为“近悦远来”的休闲目的地。

服务优化:

消费升级与基建提速双发力

依托百万人口大县与“双30”县城体量优势,大竹县以消费升级为抓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8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全市第一。

消费场景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大竹提质升级金利美、幸福煌歌、北城新区等核心商圈,成功举办“千人万面嗨起来”肉丁面主题消费、“大竹欢乐购”等活动,拉动消费近70亿元。其中,大竹肉丁面品牌化运营成效显著,创立“肉丁蓝”色系、研发“面宝宝”文创产品,建成肉丁面文化交流中心,登陆《舌尖上的中国》与抖音热榜,相关经验被写入国务院办公厅直报点《重要成果专报》。“滋竹尝乐”公共品牌持续做强,东柳醪糟、观音豆干等非遗美食IP影响力不断扩大。

数字赋能消费升级。在农贸市场等领域先行先试“竹福码”,实现零散消费数据本地留存,贡献产值超亿元。全县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2800户、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4户,外贸进出口总额9.48亿元、增速180.34%,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大抓项目:

发展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大竹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1至7月,2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2亿元、投资完成率居全市前列,切实以项目建设的速度,体现加快发展的热度,传递共享发展的温度。

基础设施建设蹄疾步稳。西达渝高铁(大竹段)建设进度全线领先,大垫高速、机场大道、环城大道北环线加快推进,大竹北互通、马西路等项目顺利建成,省交通运输厅“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的21个交通项目全部启动,铁路建设经验获省发改委通报表扬。南城大道、体育大道北二段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11条微循环道路优化提升,城市北环线、高铁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城区雨污分流主管网基本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民生项目惠及千家万户。村镇全域供水建设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0%,引水入竹工程高效运行,土地滩水库即将蓄水,加速推进水源补充与管网改造,解决52个行政村用水难题,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福祉增进:

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大竹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超70%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扎实办好十大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就业与社会保障坚实有力。“亚缇织造”创业项目获第五届“天府杯”创业大赛一等奖,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保参保率达98%,建成“中央厨房+助餐点”老年服务网络,成功申报四川省2025年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试点,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

教育医疗事业稳步提升。高质量召开全县教育大会,实施“大竹中学三年提升行动”与“竹乡名校领航计划”,大竹中学特控线上线率全市第一,本科及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双五大中心”“十大管理中心”和“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完成,北城医养基地、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加快推进,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创建全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群众“看病难、上学难”问题持续缓解。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四五”大会战,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超85%,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绿色大竹”底色更加鲜明。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当前,大竹县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在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努力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大竹力量”。

达州融媒记者:曹芮铭

来源:达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