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做的生意处在一种地狱环境之中,你还指望自己的日子能有多好过吗?我们马上要讲的这节课,是认知世界的经济学第10章,第47课完全竞争。
后续将《认知世界的经济学》课程156节之后的文字版内容,免费放出来。
把文稿和视频都放在一起,喜欢读文字的看文字,喜欢听音频或者看视频的朋友点链接观看就好。
视频指路珍大户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全网热销15万)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为什么钱很难赚?为什么餐饮业的倒闭率高?为什么直播电商越来越惨?
原因,用已有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告诉你。
因为有一种竞争格局,在我看来就像是人间炼狱,商家的地狱。
你做的生意处在一种地狱环境之中,你还指望自己的日子能有多好过吗?我们马上要讲的这节课,是认知世界的经济学第10章,第47课完全竞争。
你的生活越接近于完全竞争,就离地狱环境越近。你的日子离完全竞争越遥远,你就越住在天堂。
从第10章开始,我开始尝试着把课程对外公开了。因为如果说前面1~9章的内容,更像是一场一对一的知识援建,精准扶贫,学过的人就能立马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企业,自己的经营产生改善的话,到后面的内容,我们要开始讲社会了。
对整个社会的反内卷,不是每个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有一天变成全社会的共识,才能形成对整体环境的改变。所以也希望我们的课能够对社会有一些贡献吧。引言不多说,我们进入理论课第47课,完全竞争。
希望我们学完这一节,能够对人世间的一些苦难有全新的认识。下面我们来讲完竞争的概念和生活中的现状与应用
在第10章引言部分,我们按照同一个市场里究竟有多少商家、或者说多少竞争对手,给市场中的商家数量做了一个排序,并且画了一个坐标轴。
坐标轴最右端是整个市场只有唯一一个商家的情况。这是完全的、绝对的垄断。而随着坐标轴逐渐往左移动,商家的数量越来越多。
到坐标轴最右端,意味着一个市场中有无数的商家。完全竞争就是假设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状态。同时还存在着其他一些特征。这种假设非常的极端,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
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为什么还要研究呢?
为了理论推导方便。就像我们中学时代,物理课本上出的题目,都是说在光滑的平面上,有个小车以1米每秒的速度在移动。但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光滑的平面。只有课本里才有。
课本里是为了简化条件,从而做出推导,方便理解。所以我们开始学习完全竞争的条件时,注意跟现实中做联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符合的。但总有接近程度的高低,像不像,到底有多像。
只要条件越接近,就越具备完全竞争的特性,就越会产生完全竞争的结果。而完全竞争,恰恰是最惨的一种结果,在这种结果下,没有谁的日子能好过了。
大家在听后面的课的时候,不妨思索一下。人世间有多少苦难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导致的呢。
完全竞争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一般会具有以下6个特征。我们一条一条来解释一下。
1有大量的卖家参与,所有参与者对市场来说都很小。
2每一厂商提供的商品是同质的或者近似同质。
3买者和卖者都有完全的市场信息。
4市场中没有交易成本。
5进入和退出壁垒很低,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6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第一个特征,
市场上需要有无数的卖家,数量众多,而每个参与者力量又相当的弱小、微不足道。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用我们第46课学过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来衡量,那么,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比率接近于0。在讲完每一特征后,我建议大家都不妨去想象一下,这条在现实生活在存在吗?
无数买家这件事,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每个城市,每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上,存在的卖家数量都是有限的。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客不可能给所有买家都询一遍价。
更何况日常小事比如买个菜买个水果之类的。当顾客到淘宝等各种平台上一搜,能搜出来超过10页的信息,这个卖家的数量,其实对顾客而言,已经快要相当于无穷多了。
此时,哪个卖家能有好日子过呢?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时,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第二个特征,
商品都是差别不大的、很同质化的产品。比如有无数个砖窑,烧制出砖头对外出售,所有砖窑出来的砖头都是标准规格的砖头。尺寸、重量、颜色,基本都大差不差。
这个条件就会导致,买家不会为了差异而专门只买你家的砖头,不买别家的砖头。因为这种足够排他的差异根本不存在。
再继续思考,现实生活中,商品同质化,和商品不同质化,都有哪些案例呢?
我们都知道,在2024年时,直播女装的退货率已经有90%了,整个市场都快死掉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消费者看到的都是网上的视频和图片,大家的视频和图片都基本一样,没有差异。
按道理来说,不同厂家出来的商品,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差异的。然而在消费者眼里可能很难察觉得出来,在消费者眼里等于没有差异,那么消费者就会开始去选择最便宜的,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便宜的,最后商家肯定不会用什么好料了,不会在做工上花太大成本,否则怎么便宜呢?
最后做出来的垃圾,消费者一收到,退货。这个市场中,没有好料子的商家吗?肯定有,没有好版型的商家吗,肯定也有。
然而通过图片和视频,顾客看到的,都像是一模一样的砖头那样,在顾客眼里产生的效果就是同质化的,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果。结果就是身处地狱。
反过来的例子,大家想想,当你提到胖东来的时候,心里想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会觉得品质有保障。想到盒马、山姆之类的,是不是脑海里首先有一些较好的第一印象了,是不是会感觉品质应该比最底层的有些出众了?
因为有这些特征,让人感觉到他们的商品跟外面的有差异,所以这些超市就能让自己离完全竞争的距离拉远了。拉得越远,则生存环境越舒适。
然后我们再去思考直播带货。该怎么办呢?难道去做直播带货里的胖东来、盒马、山姆吗?难度很大。因为你要想想,能够开得起来品牌超市,你需要多大的资本实力?他是普通人能做得了的事情吗?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搞品质的形象,只能是大资本、大巨头才能搞得起来的话,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这是一道很深的思考题,请大家一边听课,一边思考。甚至可以专门按一下暂停键,去写下你此时的想法。到底是绝望,觉得没办法了,还是觉得应该个人再努力一下。
我的建议是,社会共识,或者说行业共识。注意,这部分内容书上是没有的,完全是我个人的建议。我们这门认知世界的经济学,可能超过一大半的内容,都是传统教材书上没有的,都是我个人思想的总结。
想要脱离出完全竞争市场,有两种路线,
一种是靠自己,让自己成为资本巨头。
另一种是群众路线,靠大家,群体的力量。
需要整个行业懂得了我讲的道理,然后再去形成一些行业共识,准则,从而脱离出无序竞争的状态,就能解决。
举例来说,食品饮料行业,行业准则是你必需把完全的配料表都印在包装瓶子上。然后你会发现消费者越来越看配料表了,这个饮料有蔗糖、白砂糖,不喝,那个饮料是0卡的代糖,比白砂糖好,另一个饮料不含糖,连代糖都没有,更好。这样差异就出来了。
再比如,我们买水果,你会发现,车厘子开始有J、JJ、JJJ等不同等级标志了,买蓝莓,开始有果径大小标准,果径14mm、18mm、22mm等很多等级,就可以卖出差异的价格。
大家想想,服装至少是工业品,能够衡量的标准特征,一定比水果多很多啊。然而如果没有行业标准,只靠商家自己吹,说我这个衣服,采用了什么什么面料,消费信你个鬼。
只能是全行业有共识了,开始做行业统一评判标准的指标,每个从业者站在体系的不同指标下,于是就有了区分标准。
当行业有共识的时候,可以定的标准就能很多很多了。
比如版型,可以按照各种身材特点,南方人版型,北方人版型,华中体型,西北体型,苹果体型,直筒体型码。
面料也可以有自己的识别体系。做工也可以有各种标准的东西出来。就像食品的配料表一样写的清清楚楚,那么就能建立足够多的差异化特征信息。
整个行业的所有人,才开始渐渐共同的脱离出完全竞争市场,大家才能集体离开内卷,离开艰苦的日子。
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课,讲到市场竞争这里,也愿意对外公开出来了,因为前面消费者、生产者模块时,还能定向帮扶到听课的个体,但到市场这一块内容时,很多时候已经是大环境的问题,已经不是自己努力就能解决的了。
来源:珍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