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混搭”种植出效益 肉牛产业添“底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06:07 1

摘要: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积极探索试行“青贮玉米—大豆条带种植”和“冬黑麦+”复种技术模式,在强化优质饲草供给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积极探索试行“青贮玉米—大豆条带种植”和“冬黑麦+”复种技术模式,在强化优质饲草供给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左后旗农牧局农技人员在测量青贮玉米果穗着生部位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孙春雨 摄)

走进茂道吐苏木公音浩饶嘎查“青贮玉米—大豆”“冬黑麦+”种植模式示范田,连片的作物层次分明。青贮玉米秆挺拔茁壮、籽粒饱满,行间的大豆藤蔓舒展、豆荚丰盈。科左后旗农牧局农技人员穿梭田间,按照“随机取样、规范测量”的方式,运用专业工具进行测产。

科左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草敦格日乐说:“今天我们随机采取了三个样点,通过测量每个样点的行距、株距、10米双行的株数、鲜重等平均值,计算得出亩产量:青贮亩株数达到了8334株,鲜重达到每亩18025斤;大豆平均株数达到5474株,鲜重达到每亩6300斤,效益是非常好。”

“我家这块地是正好55亩,去年青贮玉米亩产14000多斤,今年测产接近20000斤,比去年多了1/3,养牛成本降低了很多。”茂道吐苏木公音浩饶嘎查村民文明高兴地说。

科左后旗农牧局农技人员在测量大豆鲜重(孙春雨 摄)

据了解,“6行青贮玉米+4行大豆”的条带复合种植模式,突破传统单一种植局限:玉米与大豆间隔种植,既优化通风采光,又借助大豆固氮作用改善地力,实现化学氮肥减量20%—30%;全株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青贮后,能量与蛋白互补,混储饲料使肉牛日均增重15%—20%,提升乳脂率。

“青贮玉米是“能量宝库”,黄豆是“蛋白之王”,二者混储是黄金配比。这样既能降低饲草的成本,又能提高饲草料的营养,进而改善肉质与牛奶品质,最终实现养殖成本下降、效益提升。”科左后旗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会长韩涛介绍道。

“青贮玉米—大豆条带种植”示范田收割现场(孙春雨 摄)

此外,“青贮玉米—大豆”收获后,于九月中旬播种冬黑麦,次年6月收割饲草,形成“两年三收”的循环种植体系,土地利用率从70%提高至90%。冬黑麦根系发达,收割后土壤疏松度提升20%,真正实现“种地养地两不误”。

科左后旗农牧局副局长崔建月说:“通过测产结果来看,产量远远超出预期目标,能达到10吨以上,这个效果是很喜人,也是很值得推荐的。我们计划9月20日开始播种冬黑麦,先在茂道吐苏木推广这一模式,如果效果可行,我们将在全旗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孙春雨 王英杰)

来源:内蒙古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