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从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中走出来,又陷入了中枢神经性复视、斜视及双眼弱视、失明中。也许是“天不灭我”,我又从黑暗中再次走向光明一一历时180多天,重又回到朋友圈,朋友夸赞我“强者回归”。
刚刚从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中走出来,又陷入了中枢神经性复视、斜视及双眼弱视、失明中。也许是“天不灭我”,我又从黑暗中再次走向光明一一历时180多天,重又回到朋友圈,朋友夸赞我“强者回归”。
近日整理书房时,在我珍藏的资料中抖落出一张名片:张近东。手捧着这张已经变色但依然挺括的名片,脑海中不由得重现出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采访他的情景。
1993年初秋的一天下午,我受知名广告媒体人李锐先生(曾出版《广告第三者》等专著)之邀,来到南京市宁海路60号采访南京苏宁实业公司副董事长、南京苏宁交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张近东先生。
这是一间不大的家电销售维修部,没有办公桌。一见面,张总双手递上他的名片,记者也以同样的方式将名片呈上。那时不像现在,新朋友相见,加个微信就OK啦。当时的通讯条件太差,能有个BB机就算不错了。像张总这样的人物,当时是几十万里挑一,才用得上“9”字头的非常笨重的“大哥大”。
早年张近东名片,手提(大哥大)、寻呼机、座机一应俱全。
我们席地而坐,亲切交谈了约1个小时,但最后采访结束、我们握别时,张总的一句话令我惊愕不已:我们的谈话不要发稿见报!
我当时只知道他为人低调、务实、肯干、有头脑,特别有超前意识,但没想到他会拒绝我稿件见报。稿件胎死腹中。
1993,领军中国空调行业的“春兰”空调成为了中国空调之王,占据了国内空调市场40%的份额,年销售额达53亿元。张近东与之合作,并担任了南京春兰制冷设备经营公司总经理,从此“一飞冲天”,成为行业老大,在深交所上市。
这时,他给他的部下发出指令,给我所在的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南京广播电视报》每周安排一条通栏(一次刊登费1.2万元),甚至半个版(2.5万元),整个版(5万元)广告,每年达100万元左右。
后来,我从编辑部调到广告部任主管。投桃报李,我和广告部主任李锐商量后将苏宁公司的广告费降低了20%,套红和加彩费用全部免除。这种合作一直延续到2008年,我和李锐全身“隐退”为止。
人一辈子能否有福缘、遇上贵人相助,一方面确实是上天的安排,另一方面与个人的人品有着极大的关系,要有感恩之心。人品是人一生的通行证。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我曾帮助过不少人,也曾被认为是贵人。但我要特别感恩的是:在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给了我无私帮助的贵人,甚至是给了我新的生命的贵人。
最近网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什么是人品?说话要诚信,做事要认真,相处要真心,为人要诚恳,信你的人不能骗,懂你的人不能丢,疼你的人不能伤,帮你的人不能忘,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此文行将结束时,我的耳边响起了周华健的歌声: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这就是朋友的心声。
郝希洋(摄于2005年)
来源:彩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