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愁客流、电商怕抽成?第 3 商业体给企业指了条明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6:19 1

摘要:不向未知的“命”低头,只向清醒的“路”臣服。开实体店的老李最近总念叨:“租金涨、客流少,守着铺子像守着个烧钱的摊子。”做电商的小张也愁:“平台抽成越来越高,流量全靠花钱买,一天不卖货就怕排名掉下去。”这两种焦虑,其实戳中了当下企业的共同困境 —— 到底该往哪走

不向未知的“命”低头,只向清醒的“路”臣服。开实体店的老李最近总念叨:“租金涨、客流少,守着铺子像守着个烧钱的摊子。”做电商的小张也愁:“平台抽成越来越高,流量全靠花钱买,一天不卖货就怕排名掉下去。”这两种焦虑,其实戳中了当下企业的共同困境 —— 到底该往哪走?中国著名策划人、活脑袋智库创始人、第3族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建华提出的“三界论”,把这事掰扯得明明白白。

第3族数字经济研究院创始人:王建华

他说,中国企业发展就像爬楼梯,分三个阶段:第一界是“实体生存界”,就像老李的实体店,靠土地、体力这些实打实的资源吃饭。那会儿生意模式简单:工厂生产标准化产品,再通过线下渠道一层层卖到消费者手里。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可坏处也明显 —— 受地域限制,想做大太难,遇上疫情这类突发情况更是扛不住。

第二界是 “平台依附界”,类似小张做的电商。企业不用自己找客源,靠着电商平台就能把货卖向全国。但问题也跟着来了:平台规则说变就变,今天给的流量扶持,明天可能就改成竞价排名;抽成比例越来越高,忙活半天,利润大头都给了平台。说白了,就是看着风光,实则没话语权,相当于“寄人篱下”。

而第三界,王建华称之为“数智主权界”。这才是企业的理想状态:不用再看谁的脸色,靠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数字技术就能自己赚钱。比如一家服装店,不再只靠卖衣服盈利,而是通过积累会员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推送定制化服务;用区块链技术给衣服做溯源,让消费者觉得买得值。这时候,企业手里的“数字资产”,比门店、库存还值钱。

那怎么从第一界、第二界跳到第三界?王建华给出的答案是 “第3商业体”。简单说,“第3 商业体”就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导航系统”。它有个“3+1维度”的核心框架:品牌战略定方向,比如明确自己是做“性价比” 还是“高端定制”;价值呈现抓眼球,用短视频、直播这些数字化手段,让消费者一眼就明白 “你这东西好在哪”;数字资产筑根基,把客户信息、内容创意都变成能反复赚钱的“数字家底”;推广交换促循环,比如和其他企业互换流量,不用再花钱买平台推荐。再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些技术做支撑,这套模式就能跑起来。

它的目标很实在:一是帮企业从“实体生存界”“平台依附界”跳到“数智主权界”,真正自己说了算;二是批量培育“第3族”—— 像自由设计师、微商团队这些不打工、靠数字技术自己创业的人。企业和“第3族”互相成就,形成一个热闹的商业生态。

现在不少人已经在这么做了:有个蛋糕店,靠着微信群运营老客户,每天推送定制蛋糕方案,订单比门店还多;有个农产品商家,用区块链记录种植过程,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这颗苹果是谁种的、施了什么肥”,价格卖得比别人高还不愁卖。这些都是“第3商业体”的雏形。

说到底,做生意就像走路,看清了“三界论”的路数,用好“第3商业体”这根拐杖,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毕竟,真正的本事从来不是“听天由命”,而是 —— 认路不认命。

(本文内容为第3族数字经济研究院原创,版权归第族数字经济研究院所有,引用请标明出处,侵权必究)

来源:第3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