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洛阳市南部生态发展区,作为河洛文化的摇篮,2025年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洛宁监管支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为洛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洛阳市南部生态发展区,作为河洛文化的摇篮,2025年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洛宁监管支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为洛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惠”泽于民 金融服务精准触达
“果园投资大,回报慢,经常需要资金周转,幸好银行推出了无还本续贷,今年给续贷了95万元,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河南洛宁上戈镇居民张旭君激动地说。
洛宁监管支局强化监管引领,推动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引导当地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产业信贷政策,推行“一乡一方案”,精准对接优质水果、畜牧养殖、优质烟叶、文玩核桃四大特色产业及其链条产业,探索创新“福农贷”“金牛贷”“苹果贷”“冷链贷”等信贷产品30余种,实现了金融资源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耦合。
在“福农贷”的支持下,被誉为“中原苹果第一镇”上戈镇村民张旭君投资500万元,承包了1000亩土地,将旅游、观光、住宿、餐饮和采摘等活动融为一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苹果富民产业链条,但常常因为资金不足制约发展。洛宁兴福村镇银行了解后,主动靠前,跟进服务,每次遇到资金难题都能及时帮助化解,2020年为其发放首贷“福农贷”120万元,2021年续贷100万元,2025年办理无还本续贷95万元,为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住宿扩展至42间,吸纳周边村民就业60余人,并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每年举办的“苹果文化节”就能吸引上万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幸福果”也成了带动当地农文旅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大产业”。
“科”创未来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以前贷款需要很多手续,现在抵押都不需要,当天都能贷出来,这政策真是好呀!”位于洛宁县的洛阳科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该公司主营陶瓷轴承,科技含量较高,目前处于初创期,无任何抵质押品,公司经营流水较少。建行洛宁支行在“行长进万企”活动走访中了解后,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专精特新认证,在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当天,就为其发放了首批300万元的“善新贷”,成功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科技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洛宁监管支局注重央地协同、部门联动,与县科技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引导当地银行机构主动顺应科技金融发展趋势,设立科技金融专岗专员,对接走访“专精特新”科创企业,建立“科创企业白名单”,为白名单企业提供便捷、多元的融资支持和服务保障。截至2025年6月末,当地银行机构已探索“善科贷”“云税贷”“科技e贷”等科技型信贷产品10余款,科技贷款余额1.65亿元,其中今年新发放科技贷款66户、0.58亿元。
“绿”动发展 金融助推经济转型
洛宁监管支局依托洛宁县的“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实际,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以及“2024年度省级美丽幸福黄河洛宁县段”称号,因地制宜探索支持EOD项目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指导中原银行洛宁支行给予洛宁农发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授信5.3亿元,专项用于洛宁县洛河生态治理三期PPP项目,2025年6月末贷款余额5.05亿元。据测算,项目每年营收达2000万元。指导工行洛宁支行于2024年3月为洛宁县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发放利率3.65%、期限7年的贷款2亿元,专项用于水资源开发。指导当地4家银行机构对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累计授信112亿元,发放36.03亿元,专项用于清洁能源建设。这种将公益性项目与有收益项目有机结合的方式,吸引了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介入,既有效缓解了政府投入压力,又破解了生态环境治理和关联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推动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引导洛宁县银行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领域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并购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善新贷、豫商小微贷等6款信贷产品,发放绿色融资贷款34.02亿元,同比增加5.39亿元;引导洛宁县保险机构挖掘和对接绿色领域风险特点和保障需求,推出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平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5个险种,为县域绿色能源领域提供有力保险风险保障。绿色保险签单2880单,保额36.26亿元。
“老”有所依 金融护航银发经济
“真想不到,现在来银行办理业务还有专人接待,建行洛宁支行提供的适老化金融服务全程陪同耐心讲解,不嫌我们老,也不怕麻烦。”63岁的老人张明香对银行提供的暖心服务连连称赞。据洛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洛宁县常住人口38.61万人,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53%,65岁以上占比12.55%,面对7万多人,如何发展养老金融助力银发经济?当地金融系统是这样破题的。
在洛宁监管支局指导下,当地金融机构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建行洛宁支行争创“河南省分行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称号,构建优先接待、优先办理、优先解答、全程陪伴“三优先一陪伴”服务机制,开设“银发课堂”,普及养老金融知识,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金融获得感。洛宁兴福村镇银行创新开展电影下乡活动,深入农村地区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播放电影和防非短视频,提升老年群体的防骗知识储备和基本金融素养,今年上半年已到3个镇进村播放电影28次,受众老年群体1000余人次,切实守住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中国人寿洛宁支公司为50岁以上老年人推出专属保险孝心保,已为46人提供风险保障6053.6万元。平安人寿洛宁支公司为60岁以上老年人推出专属保险御享天年。
截至2025年6月末,洛宁县银行机构个人养老金累计有效开户1.15万户,累计缴存79.6万元;保险机构个人养老金保险累计有效客户3户,累计保费收入1.22万元。
“数”启新篇 金融拓宽服务边界
“现在办理转账、养老金缴存等这些基本业务都不用去柜台了,手机上就能实现。”经局村村民张六花如是说。
近年来,洛宁监管支局积极融入县政府打造的“1+1+1+N”智慧城市大局,加力推进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联合县大数据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共同打造搭建多部门信息共享的“洛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有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高效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发展。6月末,平台入驻银行机构8家、企业226家,共发布67款信贷产品,实现放款125笔、3.45亿元。
建行洛宁支行的“建行生活”,致力于数字化转型,全面应用“网点运营工作台”,整合27个系统功能,月均处理运营任务1200余项,效率提升40%,并搭建“智慧乡村”数字平台,助力农产品线上销售。邮储银行为乡镇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便民金融服务,上门为农户办理小邮付收款码,解决了果农收付款不便捷、收现找零等难题,有力提升了农户的金融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洛宁监管支局的督导下,辖区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推动金融资源与特色产业全面对接,为洛宁县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洛宁品牌”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洛宁监管支局将持续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动洛宁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金融作用。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