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泰国政坛再度迎来剧烈震荡。新一届总理选举在国会下议院尘埃落定,阿努廷·查恩维拉库以311票大幅领先对手,成为泰国第32任总理。与其同时,关于2026年大选的倒计时已在曼谷政圈悄然开启。两年三换总理,泰国民主与稳定的困局再度成为全球媒体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9月,泰国政坛再度迎来剧烈震荡。新一届总理选举在国会下议院尘埃落定,阿努廷·查恩维拉库以311票大幅领先对手,成为泰国第32任总理。与其同时,关于2026年大选的倒计时已在曼谷政圈悄然开启。两年三换总理,泰国民主与稳定的困局再度成为全球媒体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所(NIDA)9月发布的民调显示,59.24%选民希望议会尽快解散,27%则倾向于四个月内完成,近六成民众主张修改宪法,显示出对现行政治体制的强烈不满。这一数据不仅映射出泰国社会对频繁政坛更迭的疲乏,也反映了对制度性变革的现实诉求。
在曼谷与清迈的街头,市民们普遍展现出对政局更迭的麻木。“才换壁纸又换锁屏”,社交媒体调侃的流行语,道尽了泰国人对“换总理如换公交卡”的无奈。过去三年间,三次总理更替,政策摇摆不定,让普通百姓在经济压力与政策变动中疲于应对。
9月6日,阿努廷领导的新内阁名单对外公布,财政部长艾格尼、外交部长色哈萨、能源部长阿塔蓬等“熟面孔”再度上任。外界对这支“履历干净”的团队充满期待,认为有望带来政策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但政治现实远比表象复杂。此次阿努廷能在国会下议院以311票当选,极大依赖自豪泰党与人民党的权宜同盟。人民党虽然在下议院拥有143席,缺乏被投票选中的总理人选,因而与自豪泰党结盟,但明确提出“4个月内解散国会、举行大选”的苛刻条件。新联盟议席仅占众议院58%,刚刚过半,稍有风吹草动,执政基础就可能动摇。
国会反对派为泰党虽在席位上失利,却迅速酝酿对新政府的不信任动议。阿努廷本人及自豪泰党还深陷“参议院选举串通案”“考格拉东土地开发案”等争议,人民党在关键议题上的立场成为新政府稳定的隐忧。
过去数月,泰国经济因持续的政治动荡表现疲软。根据泰国中央银行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GDP增速仅为2.1%,远低于东盟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外资观望、旅游业复苏乏力、物价上涨等问题交织,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和普通百姓的信心。
民生补贴政策成为争议焦点。巴育时代实施的“一半一半”补贴政策曾经有效刺激内需,发放5000泰铢补助时,超市门口排队长龙成了社会热议话题。进入2025年,补贴预算尚无着落,物价却已率先上扬,能源价格更因PTT(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垄断而波动剧烈。新内阁能源部长为PTT旧将,外界担心政策受能源利益集团左右,实际惠及民众有限。
军方与民选派的权力博弈贯穿始终。去年执政的赛塔下台,传言因预算案触动军费利益;佩通坦仅撑了12个月,便因能源价格压力出局。阿努廷虽然表面风光,却不得不在军事与民意之间谨慎平衡。
年青一代对政坛频繁更替的“抗拒”情绪愈发明显。社交媒体上,“总理打卡挑战”成为TikTok热梗,三任总理头像被网友P成打卡日历,戏谑“集齐三张可换免费地铁卡”。背后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集体焦虑:大学毕业三年,三度更换报税规则,贷款买房风险激增,消费信心低迷。
旅游业同样深受政局影响。曼谷、普吉岛等旅游热点的酒店业者透露,境外团队预订2026年泼水节行程时,首问“选后会不会宵禁”。中国游客虽逐步回归,但消费能力下降,导游小费水平从500泰铢降至200泰铢,行业恢复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政局不稳令泰国在东南亚区域的外交博弈面临更大压力。9月初,泰柬边境爆发持续五天的武装冲突,导致至少43人死亡,最终双方达成脆弱休战。阿努廷政府一上任即被推上“修复邻国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的前台。东盟秘书处公开呼吁泰柬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泰国新政府的外交取向。
与此同时,泰国的地缘经济角色面临挑战。上半年,东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泰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2.7%,投资者普遍担忧政策连贯性与安全局势。阿努廷承诺“以诚实和正义履行总理职责”,但国内外对其带领泰国走出动荡的信心仍待检验。
距离2026年大选仅剩不到600天,政坛已提前进入“选举模式”。各党派动作频繁:为泰党在清迈摆摊发免费炒河粉,民主党在曼谷大学开直播跳舞,军方背景政党将征兵广告剪成竞选短片。四个月后,下议院极可能依约解散,议员们的竞选T恤早已印好新口号,“稳定”换成“速战速决”,竞争氛围日趋白热化。
选民心态悄然变化。一项由泰国民调机构Super Poll于9月初发布的调查显示,72.4%的受访者表示,未来支持政党将以“稳定任期”为首要考量,只有11.8%关心具体政策内容。出租车司机一句话道出社会共识:“以前换总理像换轮胎,现在像换火花塞——动静大,跑不远。”
本轮选举的最大悬念不是谁最终胜出,而是谁敢承诺“别再一年一换”。政党宣言中若无“任期至少两年”表述,选民直接投以白眼。泰国人追求的,是能用到过期的地铁月票式长期政策,而非一时的“政治明星”。
泰国政坛的高频更替不仅让政策连续性和经济信心承压,也让国际社会对其治理能力产生疑虑。阿努廷能否顶住盟友压力、军方制衡和反对派挑战,组建稳固内阁,并在经济复苏、外交突破、社会关怀等领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卷,成为未来两年泰国最核心的看点。
2026年大选的预热已经点燃。泰国能否迎来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新时代,尚待历史检验。正如曼谷市民所言,“选民想买的不是明星,而是一张能用到过期的车票”,这也许正是泰国社会当下最真实的写照。
参考资料:泰国两年出现三位总理,阿努廷当选就开始任期“倒计时”?
2025-09-07 17:40·第一财经
来源:无羽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