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只知道传统工科?OUT了!“新工科”才是下一代风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8:42 1

摘要:2024年,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时代新人,同时促进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我国高校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四新”学科建设。那

2024年,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时代新人,同时促进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我国高校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四新”学科建设。那么“四新”学科建设究竟是哪“四新”呢?它对于考生未来选择专业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四新”中的“新工科”。

一、“四新”学科建设全面推进,到底包括什么专业? 四新学科新在哪里?

“四新”建设是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提出有关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重要内容,包括“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

1、新专业建设 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学、生命健康、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和人才急需,全面推进特色学院建设。

2、专业建设的新要求 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为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的问题提供人才保障,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交叉融合再出新 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医学攻关、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

三、新工科就业去向

1、航空航天类

家长们不用担心学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将来毕业要到艰苦的偏远地区工作。事实上,目前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在软硬件条件上已有了极大改善,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设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沈阳等大城市。比如在202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统就去了上海的第七〇八研究所。

悄悄说一句,航空航天研究所的待遇相当不错哦。位于沈阳的六〇一所,硕士入职首年年薪就有15w,安家费10w,加上地方补贴,前三年收入可达80-100w+。博士入职首年年薪25w+,安家费20w,加上地方补贴,前三年收入130-150w+(含地方补贴)并且拥有八险二金的超全福利。

2、能源电气类

能源行业和电气电力行业一直是我国保障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它们也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命脉。谈到电气专业的去向,第一类,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类“香饽饽”中国电网了。进入国家电网后薪资可达40W,福利稳定。第二类就是发电企业五大四小,包括“五大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能、国电投。“四小豪门”即: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进入这些企业年薪35万左右。稳定,高福利。第三类是建设类企业: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冶,中铁建,中建,中铁,中交。第四类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南瑞,许继,特变电工,西电,四方继保,ABB,艾默生,施耐德,GE,三菱,三一重工,明阳智能。这些企业的年薪可达到20W+

3、交通运输类

我国之所以现在能够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速度震惊世界的快捷高铁,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类人才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那些培养人才的高校!

交通运输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航运、港口、物流等行业。知名雇主包括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等。由于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毕业生起薪较高,且随着经验积累薪资增长较快。

目前交通运输部门主管五所院校,即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其中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两所专科大学,这两所学校主要以培养空中乘务、空中安全保卫专业人才为主,一般300-400分就能上。

更多院校查询上高途志愿

4、机械自动化类

机械类毕业后可从事的行业比较多。比如:加工制造、汽车行业、消费电子、房地产/建筑/建筑/建材/工程、重工业、半导体等。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供需比也很高。机械专业本科一般10万到20万不等,国企研究所稍微会低一点,私企工资较高。硕士毕业薪资国企研究所有15万左右,私企能达到30万左右。(当然,机械这个专业对男生相对更友好哦)

四、哪些考生适合读“新工科”?

新工科的部分专业对考生的理科成绩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航空航天类专业,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钻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高。

电气类专业则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喜欢科学实验和动手实践,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颗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等。

“新工科”无疑将是大势所趋。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基础地位依旧不会动摇,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将更加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来源:孙成老师聊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