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T2DM患者合并MASLD,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及肝脏不良结局。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今年首次发布了《糖尿病患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筛查和早期干预共识报告》,建议对糖尿病前期及T2DM患者
有的放矢,真实世界研究填补证据空白
1。核受体是一类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相关研究表明,其作为肝脏代谢、炎症及纤维化的主要调控者,在MAS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4西格列他钠作为一种创新型泛PPAR激动剂,能够同时、均衡地激活三种PPAR亚型。既往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改善T2DM患者血糖与血脂方面疗效显著5,6;而近期发布在Hepatology杂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则进一步证实,西格列他钠可显著减少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MASLD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降低甘油三酯(TG)水平,改善多种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7。然而,关于西格列他钠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对MASLD的影响,尤其是在T2DM患者中的相关证据仍存在空白。近期,西格列他钠治疗T2DM合并MASLD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发表于Diabetes & Metabolism杂志4,标志着“糖肝共管”的临床实践有了更坚实的循证支撑,将推动临床诊疗从单一疾病管理向代谢整体调控转变。循证为基,西格列他钠显著降低T2DM合并MASLD患者的肝脂肪含量
此项真实世界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Fibroscan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和肝脏硬度测量值(LSM)为指标,评估西格列他钠对T2DM合并MASLD患者肝脂肪变性与纤维化的影响。
研究设计
研究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纳入235例T2DM合并MASLD的患者。根据患者用药将其分为西格列他钠组(初始剂量32–48 mg/d)或对照组(启动其他降糖药物)。主要研究终点为24周时,CAP和LSM较基线的变化。次要研究终点为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脂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体重的变化。为减少选择偏倚及混杂因素,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PSM)。
研究结果
1西格列他钠对代谢指标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235例T2DM合并MASLD患者,其中西格列他钠组40例,对照组195例。PSM后,西格列他钠组TG及CAP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提示西格列他钠在改善TG水平和肝脂肪变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表1. 治疗24周时,两组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2西格列他钠对MASLD的疗效分析
在校正基线值后,与对照组相比,西格列他钠组CAP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表2)。此外,西格列他钠组LSM降幅略大于对照组(−1.16 [−1.83;−0.49] vs −1.04 [−1.72;−0.37]),但两组无显著差异。
表2. 治疗24周时,两组CAP较基线变化情况
3西格列他钠疗效不受性别、年龄、BMI及合并使用其他降糖药影响
根据性别、年龄、BMI和是否同时使用其他降糖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等关键临床特征对参与者进行分层。任何人口统计学或临床因素均无显著的治疗-亚组交互作用,提示西格列他钠的治疗获益不受性别、年龄、BMI及合并使用其他降糖药的影响。
一药双效,开拓“糖肝共管”新纪元
糖尿病和MASLD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应兼顾血糖控制和肝脏健康,已成为学界共识。对于共病患者,理想的治疗策略应实现多个维度综合获益,包括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缓解肝脏炎症、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进展,实现“源头”治疗,同时还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西格列他钠兼具降糖与减轻肝脂肪变性双重效能,已得到扎实研究证据支撑,尤其是在改善肝脂肪变性方面,近期的两项重磅研究形成了有力互补。一项是发表于Hepatology的II期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设计,聚焦单纯MASLD患者,通过MRI-PDFF测量明确证实西格列他钠能显著降低患者肝脏脂肪含量7;而本项研究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了西格列他钠能显著改善肝脂肪变性,并且发现其疗效不受性别、年龄、BMI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干扰4。二者虽研究设计、针对人群不同,但均切实证实了西格列他钠的利肝作用,从不同层面共同夯实了证据链。鉴于此,西格列他钠为T2DM与MASLD这两种常相伴而生的疾病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结语
西格列他钠在“糖肝共管”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期待其在未来能够继续砥砺前行,为改善众多T2DM合并MASLD患者的健康状况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引领“糖肝共管”进入一个全新、高效的治疗时代。
专家简介
谈仪炯 主管药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内分泌临床药师,信息药师,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内分泌专业师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慢病防治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委员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学人文分会第二届理事会 理事
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药学门诊学组 组员
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专家简介
范能光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长期从事2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目前已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
目前是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代谢病协作组委员兼秘书,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脂肪肝学组成员
参考文献
[1]祁小龙,李华婷,贾伟平,等. 糖肝共管:探索慢性病共病管理新路径. 中华医学杂志,2025,105(15):1136-1139.
[2]En Li Cho E, Ang CZ,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ut 2023;72:2138–48.
[3]https://mp.weixin.qq.com/s/oLp-O3YyfAMWE-FNhM3yYg
[4]Tan Y, Qu W, Zhao J, et al. The impact of chiglitazar, a pan-PPAR agonist, o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eal-world study. Diabetes Metab. 2025 Sep;51(5):101680.
[5]Ning Z, Ai G, Chen B, et al. Impact of chiglitazar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 pooled data analysis from two phase III trials. J Diabetes 2024;16:e13484.
[6]Jia W, Ma J, Miao H, et al. Chiglitazar monotherapy with sitagliptin as an active comparator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CMAS). Sci Bull 2021;66:1581–90.
[7]Sun Y, Wu C, Xin G, et al. Chiglitazar in MASLD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 phase 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Hepatology. 2025 Jul 28.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